三天前我騎著腳踏車在路上,我被從巷子裡衝出來的腳踏車撞倒,大腿上的傷痕還在,這是我回到台灣以來,一件非常無法理解的事情:台灣人好像沒有主流幹道優先的概念。
這應該是交通規則裡最基本的概念,如果是側面巷道出來的車輛,應該要減速慢行,因為主流幹道有優先權,一般在美國這種小巷連接到大馬路的地方,都會有 stop sign. 車輛都必須停止,然後等3秒鐘,再繼續前進,可是在台灣許多車輛是完全不減速直接衝出來,我經常覺得,我在台灣沒有每天看到重大車禍已經是個奇蹟了。
106年起,國內交通死傷人數連年攀升。 105年就有卅六萬多件交通事故,相當於各地每天發生快千件車禍,創史上新高,無論行人路口、高齡者事故件數全都增加;105年卅日內死亡人數也高達三千人,形同每天平均8.22人死於交通事故。
不過我不想討論台灣的交通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已經講到爛,而且網路上有許多專門探討台灣交通議題的粉專,他們的文章都很專業,有興趣可以參考那些交通相關的粉絲頁。
我想要探討的是: 台灣人對長期存在的問題感到麻木,甚至對提出問題的人感到反感。
舉例來說,今天有走私貓咪被安樂死,十幾隻貓咪的性命,造成輿論嘩然,許多人覺得貓咪安樂死太殘忍了,可是每天平均八個人死於交通意外,大家就覺得這個沒辦法,在網路上大家認同交通需要改善,但是在實際作為上很多人卻不願意改變。
例如我之前訪談縣議員,我提到攤販霸佔人行道,造成行人要走馬路很危險的問題,議員告訴我她嘗試過跟攤販溝通,但是攤販拒絕讓步。
我以前那篇文章 ”Compensate for the wrong reason”,有一個網友的留言說:「如果你注意觀察,那些外國的連鎖店,像是麥當勞就不會把產品擺到人行道,不會佔據人行道,只有台灣的商家會把商品擺到人行道上,把人行道當店面。」這位網友說的是事實,外國遊客來到台灣其實也看在眼裡,可是台灣人卻習以為常。
我之前在新竹住了一年,看到新竹後火車站那邊的菜市場,幾乎所有騎樓的人行道都被商家霸佔,一堆老人家坐著輪椅在馬路上與車共行,外國人看到這個狀況會深感震驚,會覺得騎樓的商家為了自己拼經濟,罔顧行人的性命安全,看到這種極度自私自利的行為,外國人怎麼可能會覺得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一個一百多隻流浪貓的性命可以上頭版新聞,人們卻把台灣ㄧ些反常,不合理的現象合理化,例如士林夜市那邊因為商家霸佔人行道,政府就在馬路上畫了綠色的人行道,讓人民走馬路,這種台灣才有的奇觀,不用和美國比較,我在泰國曼谷沒看到這樣的事情,在日本沒看過,在香港也沒見過。
台灣的人命不值錢,已經是這個社會願意接受的現象,這是很可悲的。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外國倫看台灣。
責任編輯/焦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