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真人身分,宛如數位世界人口販子
透過Devumi施展魔力,可讓客戶在Twitter、YouTube、SoundCloud、Vimeo、Pinterest、LinkedIn等平台上立刻擁有大量粉絲。
Devumi的做法,是先在網路上蒐集一批真實用戶的照片、個人資料等細節,再利用這些元素做成「機器人粉絲」販售給有需求的客戶,除了假粉絲外,還有提供轉推文、按讚等周邊服務。
根據Devumi官網資料,顧客最低花上12美元(約新台幣350元)就可購買假粉絲,數量最多可買到25萬名。這家地址註冊在紐約,在佛州、菲律賓都有員工的公司聲稱,已經成功協助超過20萬名客戶增加曝光,以及網路影響力。
事實上,許多Instagram用戶應該都對於這類「假追蹤者」、「互讚互粉」的服務不陌生,許多用戶三不五時也都會收到這類商家的追蹤邀請,而這次Devumi事件受到關注的焦點在於「盜取真實用戶身分」,而這些受害者中甚至有許多是未成年的用戶。
《紐約時報》就舉了一名19歲的受害女孩潔西卡(Jessica Rychly)為例,她跟一般的青少年一樣,會在社群帳號上分享自己的自拍等生活大小事,有一天他偶然在Twitter發現了另一個自己,不僅照片被盜用,連個人資訊也都幾乎是複製貼上,這個假帳號追蹤了一些阿拉伯語、印尼語的帳號,還經常轉發加拿大房地產投資訊,甚至還被用來轉發色情網站資訊,令潔西卡相當不能忍受。
根據統計,Devumi一共創造了350萬個假粉絲,而這些假帳號都經過多次的交易、轉賣,宛如數位世界的人口販子,如果綜合這些重複買賣的數字,Devumi提供的假粉絲數量已經超過兩億。
盜取身分販賣,紐約州檢察總長將調查
盜取身分在網路上販賣的情況,也引起紐約州檢察總長史奈德曼(Eric Schneiderman)的關注,他表示目前正針對Devumi展開調查。
Twitter上施耐德曼表示:「在紐約法律中,模仿和欺騙都是違反法律的。」並認為這樣的商業模式形同讓有錢人可以買影響力,「機器人帳號的成長意味真實的聲音容易被忽視。」施耐德曼認為,假帳號可能會淹沒公眾真實的聲音,甚至破壞民主體制,因此決定對此展開調查。
假帳號該怎麼分辨?
在什麼都能假的世代,學習分辨真偽就相當重要,其實要分辨假帳號可以掌握幾個訣竅:
1. 粉絲與追蹤帳號不成正比,例如這個人追蹤了上千個帳號,但追蹤者只有區區幾百人,就可能是透過蓄意追蹤他們來招攬生意。
2. 轉貼大量廣告內容
3. 用看不懂的外國語言發文
如果有以上三大狀況,該帳號就有可能不是真人經營。假帳號雖然可以立刻看到短期的效果,但就社群經營來看,並無法轉換成長期的實質影響力,Twitter表示,會盡力阻止Devumi這類的服務在平台上氾濫。
文/高敬原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原標題:花350元就能買到粉絲?社群黑市交易發威,網紅追蹤破千萬假的)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