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詹達團隊的研究發現瑪麗丘石陣的回聲程度正符合人類預期中良好的講堂設計。該研究發現石陣會導致聲學活動的增加,不論是演說或「念經」都會產生顯著不同的效果。當然你會說任何一處場地或房間夠大、夠圓,多少能產生一些回響,但巨石陣的設計恐怕不是這麼單純。
巨石之間穿插的兩圈石頭雖小,對整體音效的挹注卻很大,讓音波在其中進行折射跟散射。根據索爾福德大學的報告,這意味著「空間內所有音波會各自以不同的方向前進,而不會走得整整齊齊。」
這樣的設計其實會抑制一去一回的回音,同時促進聲音在音場內回響。這代表身處在石陣中的任何一點,都不會有聲音的死角,不會有任何聽眾聽不清楚的情形發生。
第一次○○就上手:「復刻」巨石陣銳舞派對
瑪麗丘的巨石陣是對外開放的,所以任何人只要花個幾百塊美元,都可以包場辦活動。如果一毛錢都拿不出來,你也還是可以湊齊二十個人弄個森巴樂團,然後開始搞自己的科學實驗。
加州阿克塔(Arcata)外圍有個森巴鼓號樂隊叫「森巴多一點」(SambAmore),我朋友布蘭登就是成員之一。他跟他的樂團剛好在六月份巡迴來到華府,而我成功說服了他們花四小時繞到瑪麗丘來幫我測試巨石陣式銳舞場地的理論。
在跟樂團會合到瑪麗丘前的兩個星期,我開始寄電郵給魯伯特.提爾博士,也就是銳舞理論原始的研究者。提爾博士建議我們要讓鼓手站在石陣最外圈的裡面並且背對外圈,也就是面像石陣的中心。他另外推測我們需要兩百名人手才能讓實驗成功,但「森巴多一點」只有二十名成員,而且還不是人人都是鼓手。
但我們還是決定姑且一試。並且我們首波的嘗試是讓樂團的十名鼓手以相同的間隔與石陣的其中一側排成一排,所有人都面對中心的「祭壇」。
鼓手們一開始的音量抓在中等,節奏則大概是每分鐘約一百五十六拍。我站在樂團的正南側,從大致與中心石板切齊的位置面對著他們。嗡嗡聲在二到三十秒左右後開始變得明顯,而且還感覺愈來愈大聲。那聲音讓我聯想到澳洲原住民的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
我的攝影師麥特站在石陣中的另外一處,某「ㄇ字型」牌坊(trilithon)的內側。在他拍下的影片裡,嗡嗡聲起初並不明顯,聽得比較清楚要等上一分鐘,然後兩分鐘後達到最高峰。影片證明了相對位置對於音效的影響,我聽到的樂團聲音要大很多,但麥特拍攝的位置其實比較近。
幾分鐘之後我們決定把樂團一分為二。一半的人負責把鼓聲的音量加大,而另一半的人則到中間跟我一起當聽眾。留下的鼓手再度啟動,然後嗡嗡聲又回來了。大家都很興奮,團員們開始在石陣中跑來跑去,看看嗡嗡聲會不會隨之產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