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逗人發笑比引人落淚更困難,這句話常讓我想起周星馳的搞笑電影。在Netflix上看到《九品芝麻官》這部經典搞笑港片,忍不住又按下Play鍵。以下是我的有雷嚴肅評論,記錄的是許久以前第一次看完本片的感想。這部片你看過幾次呢?歡迎留言分享。
-----以下有雷-----
《九品芝麻官》為周星馳於一九九四年主演的古裝喜劇,內容敘述九品候補知縣包龍星,本性善良,卻學人做貪官,常昧著良心錯判冤案。民女戚秦氏遭水師提都之子常威姦淫,事情敗露後,常威毒害戚秦氏一家,欲殺人滅口。當地縣令畏懼常威權勢,判定戚秦氏與家丁通姦,謀害親夫。包龍星知悉戚秦氏冤情,欲為其翻案卻反遭陷害,包龍星逃至京城告狀,皇帝封其為八府巡按,命包與刑部重審此案。大堂之上,包龍星與眾人鬥智鬥力,終使兇手伏法。
周星馳於一九九二年拍攝的《威龍闖天關》可視為《九品芝麻官》的前身,《威龍闖天關》的主旨為:「要在亂世浮生,只有比惡人更惡,更詐才行! 」而《九品芝麻官》中,包龍星之父包不同也曾於臨終叮囑兒子:「貪官要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由此可知兩劇的承襲關係。然而,《九品芝麻官》與《威龍闖天關》的最大差異,在於前者大量拼貼古典小說、戲曲之元素,使得該劇在某種層面上成為文學的角力場,眾聲於焉喧嘩,文本於焉對話,也因此,該劇充滿戲劇張力,頗有值得玩味之處。
《九品芝麻官》的副標題為「白面包青天」,由此可知該劇有意識地承襲中國公案小說與戲曲之傳統,尤可視為「包公」故事的變形與再生。本文欲將《九品芝麻官》放置到中國公案小說戲曲脈絡中加以審視,探究所謂「好官」一詞,在該劇中產生了怎樣的變化。
一、包龍星的家世與形象
電影中,包龍星乃清朝九品候補縣令,他額頭上有一星星狀肉芽,令人不禁聯想起中國「清官」包拯額頭上的半月型肉芽。包拯乃中國幾千年公正廉明大法官的符號,「在通俗公案小說和戲曲中,包公一張黑臉,象徵鐵面無私、剛正不阿。他是法律、公理和正義的化身。他手握皇帝賜予的上(按:尚)方寶劍,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在他的最高權威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包青天』是我國人民的理想化身,也是公案小說所創造的半神半人的光輝典型。 」包拯的半月型肉芽在戲曲臉譜中有其符號性質,象徵包公「日審陽,夜斷陰」的能力,包龍星額頭上的星形肉芽,則是對其姓名的諧擬,而從包拯的「黑面」到包龍星的「白面」,以上種種不但暗示包龍星在血緣上承自包拯,也象徵包龍星在本質上已轉變了包拯的清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