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大國,防災意識極高的日本,家家戶戶都有準備防災包,備妥生活及延續生命所必須的物品,一旦出狀況必須離開自己的家,拎了就走。
而避難包應該具備哪幾項物品?
根據研究機構Net Mile調查,日本民眾認為防災包必備的十項物品包括:
1、手電筒
2、飲用水
3、立即可食的口糧、罐頭等
4、備用電池
5、迷你收音機
6、現金
7、面紙、衛生紙
8、火柴、打火機
9、蠟燭、固態燃料
10、手套
因應民眾的需求,日本防災包已逐漸形成產業,並細心考量災害發生時的人性生理需求與心靈撫慰。除了可即時以水加熱的食物外,更延伸出簡易廁所器具、兒童零食、布偶、簡易濾水器......等。台灣雖不像日本地震如此頻繁,但面對災害不能心存僥倖,防災包概念,應大力加以推廣。
其中特別談到「手電筒」,手電筒除了放置於避難包外,也同步應放置於床邊或是家中定點,因為地震來臨時,家中各種傢俱可能到處散落、破損,加上停電,當下萬一無適當的照明,很可能衍生二次意外。
許多案例顯示,在震後驚魂甫定的情況下,容易因急忙下床時跌倒或者採到碎裂物因而受傷,部分921大地震的案例更顯示,有些民眾沒有想到樓梯會被震斷,在一片漆黑的情況之下往下移動,結果卻造成雙腳骨折。因此,在床邊準備手電筒就是必要的措施,可考量購買本身就具有螢光的手電筒,便於尋找。
結語
雖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重創全台,但在台灣地震災害的發生頻率不定的情況下,事隔19年的今天,台灣民眾回憶起地震,除了驚恐外,在防災知識觀念上,卻仍多有誤解,顯示台灣地震的避難防災教育,我們都還需加把勁。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I'm蔡宗翰(原標題:地震來襲先打開門? 避難包用在受困時?都錯!)
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