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越貴越有效嗎?當然未必。但是安慰劑(placebo)卻似乎真的是越貴越有效。在醫學上,有關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的議題常引發諸多爭論,一篇28日在《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發表的文章,讓安慰劑再度受到關注。這篇論文指出,把價格因素列入考量,安慰劑效應將更加顯著。
所謂安慰劑效應是指,利用外觀與一般藥物相似、無實際藥效的偽裝藥品來「治療」病人,當病人對藥效有預期心理時,即使安慰劑根本沒有藥效,病情仍會好轉。一份2008年的調查指出,50%的內科醫生承認經常使用安慰劑治療病人,62%認為安慰劑符合醫學倫理規範。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神經學家伊斯培(Alberto Espay)對12位罹患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的病人進行測試。首先停用原本的藥物「Levodopa」,並告知病人,有兩種新藥可幫助他們製造多巴胺,定價分別是1500美元與100美元,但實際上這兩種「藥物」都只是生理食鹽水。
研究結果發現,在運動技能(motor skill)測試中,接受1500美元藥物治療的病人的測試結果較佳,但效果沒有比服用常規藥物「左旋多巴」(Levodopa)時優越。不過,在核磁共振影像中,服用100美元新藥的病人腦部較活躍,伊斯培解釋,這是因為當病人認知到自己服用的藥物較廉價時,會更努力振作。
但這份研究也引發道德疑慮,因為當研究人員需要隱瞞研究主旨時,通常不會拿病人當實驗對象,而是另尋健康的受試者。伊斯培的研究用真正的病患當作實驗對象,十分罕見。
哈佛醫學院的安慰劑研究計畫主任卡帕查克(Ted J. Kaptchuk)批評,這份研究充滿挑釁,「我不認為這有辦法實際應用。」告訴病人哪種藥比較貴,在臨床應用上是不被允許的。
卡帕查克解釋,一般認為安慰劑效應就是用「糖片」(sugar pill)取代真正藥物,但安慰劑的真諦是「醫生與患者互相信任」,是醫生讓患者有了「病情會好轉」的期望。但伊斯培的研究破壞了這樣的醫病關係。
伊斯培也承認,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將這次研究結果應用在病人照護上。畢竟醫生不可能欺騙病人,可能需要其他方法讓藥物發揮最大效用,伊斯培寫道:「無論是否有價格因素,安慰劑的潛能無限,尤其是治療巴金森氏症及其他內科、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