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報導指出,市場對於生技股有個說法,「解盲前是本夢比,解盲後是本益比。」按照台灣新藥股過往的經驗,就算真的解盲成功、取得藥證,反而是夢醒時刻。最主要因素是,股市習慣在解盲前把市場規模想像得太過美好,等到拿到藥證一段時間,才發現銷售不如預期、獲利數字也沒跟上,導致股價慘遭市場降評。
根據《財訊》報導,這種案例很多,2014年作為台灣第一個取得國際新藥藥證的寶齡,當年股價最高點491元,隨後不漲反跌,因為新藥帶來的營收呈緩步上升,並沒有外界想像的一飛沖天。2015年,智擎胰臟癌新藥也取得美國藥證,股價當下見到高點375元,如今剩下60餘元;對照智擎的獲利能力,2016年到2019年的每股淨利,從5.65元降到0.29元,顯然的,一旦新藥認證過關,才是基本面考驗的開始。
2018年拿到美國愛滋病新藥藥證的中裕,更是經典的案例,但現在,公司都還無法將新藥上市的利多轉換到財報,2018年到今年第3季,仍未擺脫虧損命運。結果當然是股價從當年的349元高價,一路崩跌至今70元附近。
這次藥華取得美國藥證,因為是孤兒藥,在美國享有7年的市場獨賣權,鐵粉股東相當捧場股價,不過,接下來也是要接受業績的考驗。畢竟解盲過關或取得藥證並非萬靈丹,投資人須追蹤未來獲利數字能否跟上,才不容易受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財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文/尚清林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