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能力強,一方面壓力大;為了堅持某些僵固的信念,不得不咬緊牙根,把自己的心反鎖在某個受苦的角落。而最讓我感慨的是,我身邊的這些朋友,一個個都非常善良,只因為沒有適當的機緣或好勝心太強,無法說服自己靜下心來嘗試一些可以擺脫困境、活得自在喜悅的工具。
雖然我懂得許多可以讓人生更輕鬆豁達的方法與知識,但除了心疼與不捨,我也不便多說什麼,畢竟,關於身心靈成長這件事,都是各人的選擇。遺憾的是,對大多數人來說,總要等到某天身體出狀況,或遇到痛徹心扉的難題,才會想要徹底改變,而我能做的,也只是在一旁耐心等待對方向我示意,只有當他們願意敞開心胸,我才有機會和他們分享。
其實,我心裡常常暗想:「要有多痛,人才會想要改變?」
人的感覺、思想和記憶相當複雜,然而,人的行為卻相對具體。通常我們都是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去揣測他的思維。別說是對別人,就算對自己,我們常常也搞不清楚自己情緒的陰晴圓缺,只有發現自己已經偏離夢想軌道時,才會想進一步探究。
任何一個傷害自己的念頭,都值得「參破」
從小到大,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不斷告誡我們,不要有任何負面情緒,說那都是錯誤、糟糕、不可取的。然而,現代科學證明,能意識到自己的不滿、沮喪、憤怒、焦慮等情緒,才會健康。
神經元是我們感知世界的系統,是監測人、事、地、物的探測器,而情緒就是我們的生理、心理對周遭環境的直接反射。忽略感受,導致我們不得不麻痹自己的情感,壓抑自己的情緒,否認自己的感受,長期下來不但變得更不快樂,同時讓人在不知不覺、不明不白中變得冷酷、憤世嫉俗、尖酸刻薄。
關於「負面情緒或念頭是我們調節身心的重要指標」這樣的概念,在我們整個社會文化或家庭教育裡,從未倡導過。這讓人對所謂的「負面」產生了高度否定的態度,就更別說要提供餘裕讓我們得以從中探索,因而導致現代人為了能夠符合社會的期待,急於變得「更好」,而養成催促自己、逼迫自己的習性,造成內在的「真實我」與「理想我」之間長期的嚴重拉扯與分裂;而最讓人不知所措的,是這個「理想我」的標準隨著時代改變,不斷在調整。
這的確是現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但是,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轉念功課值得推廣,因為當我們有了一套可以參透所有負面情緒或念頭的工具與知識,就算腦子再度湧起批評和抱怨,我們都能輕鬆以對,再也不需要否定或逃避,也因為我們開始懂得如何善用負面情緒和念頭,就知道它們本身真的沒有問題。
這一刻,我們要學著虛心領受「負面情緒」帶來的智慧與契機,正是這樣的淬鍊過程,讓我們的心胸變寬闊,精神變偉大,生活變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