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丁衍的作品〈哀敦砥悌〉【圖1】,從 1994 年發表以來,到去年《秘密南方》 展覽之間,已經展出多次,而且產出了大量評論。這件作品經過近 26 年後重新展出,仍舊能挑動臺灣政治的敏感神經〔註4〕。然而我想討論不是臺灣外交關係,或是身分認同焦慮問題。而是梅丁衍選用的物件作為國與國間的連結,背後所代表的「中華民國美學」邏輯。隨著很多歷史資料被整理、發掘,揭示了黨國維穩的手法。經過蔣介石日記就能發現,其實國民政府撤退之初就知道難以回歸,重要的是要先安內攘外,尤其對於跟隨而來高階官員更是如此。因此製造出他們還享有特殊待遇的幻境,變得十分重要。像是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註5〕、革命實踐研究院〔註6〕、國民大會〔註7〕等,這些機構製造出大量周邊物件,分發給委員、學員、代表們,試圖彌補失去大半中華疆域的空虛情感。〈哀敦砥悌〉中那些模仿禮物的物件,實質上象徵的都是某種情感缺失狀態,透過交換和當權者達成妥協。如社下學家牟斯在《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中所述,禮物交換為非經濟性的行為,其目的更可能是維持有利可圖的聯盟關係〔註8〕。
由秦政德、李佳泓、林傳凱、陳怡君四人共構的作品〈在冷戰裡生火〉【圖2】則直接從符號的象徵意義切入。就像除了上面談到的建築之外,在許多官方物件上,我們也能看到許多「中華民國美學」的體現,像是郵票、愛國獎券、鈔票、徽章、證書,還有廣告等,也都彰顯出政府的美學風格。除本身就有的功能性外,也能當作政令、思想宣導工具。
而物件上還發現許多圖案樣式重複出現,例如:雙十、國旗、國徽、黨徽、紅藍色等,轉化為帶有政治意涵圖案。這件雙年展作品處理了士林與北投區複雜的空間政治關係,這個地區除了是冷戰時期,美軍和外國軍事顧問團駐紮地外,其中陽明山地區更被打造成為行政與軍事中心。
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山樓甚至成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註9〕的基地,儼然成為對反共的司令台。梅花則是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不停在各個物件上穿針引線,構築成帶有民族意識的符號。
從作品中,我們看到「中華民國美學」的另一層意義,是以國家的層級來塑造對於中華文化認同的價值觀。它已經巧妙地融入台灣自身的文化,甚至日常中,我們卻難察覺。
回到非官方的展示上,有什麼可能也是「中華民國美學」?像是眷村、公園紅漆柱涼亭、中式餐館、家中山水畫等,都有可能是受到其影響。這些似乎都能作為官方美學意識的投射,可以將其視為著力點,繼續向下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