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區分店面的各項因素清單。如果做不出清單,很可能沒有清單本身就是問題。因為這代表你完全不做管理。
店面的物理層面因素:招牌、菜單的易讀性、裝潢、置物架或桌椅等家具、整體色調或飾品等。
產品或服務因素:產品和食物的視覺因素、實際口味、耐用度、服務項目等。
人力因素: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人力改變、對待消費者的態度、人力配合關係、專業性等。
消費者因素:消費者反應(定性觀察、定量滿足度)、社交網路貼文、是否有常客或二訪、三訪、初訪客人、停留店面的顧客比率等。
還是有其他原因嗎?:有沒有影響店面銷售的外部因素?真的是市場情況有所改變嗎?造訪這個商圈的人有增加或減少嗎?周圍是否新開了同類性質的商店?或者出現像是新冠肺炎或MERS這類不可抗力因素嗎?是不是因為下大雨、變冷變熱等天氣因素變化?
實體店面則要試著搜尋商圈資訊,像是:商圈流動人口變化數據(運用政府提供的網站)、地區人口變化、商圈相關不動產資訊等,搜尋是否有特定情況造成主要物流管道等,影響銷售增減的新聞報導。
雖然說是經濟不景氣:受外部影響的判斷依據為何?是自己感覺,還是其他許多類似產業也受外部影響?
掌握商圈內同類性質業者的清單,尋找關鍵字、同類性質產業的趨勢。
還有沒有我能做到的部分?:可以無限樂觀期待景氣變好嗎?即便環境艱難,能夠做的我都做到了嗎?是不是因為疲乏又不安的心理作祟,自己乾著急?讓銷售減少的原因中,有沒有至少一項是我能夠改善的?
檢視前面蒐集的數據中,是否有自己忽略或沒注意到的部分。至少保留一天的時間,重新檢視過去因為忙碌而疏忽的部分。
4.分析數據
首先,我建議非數據專家按時間序列單位做各式切割,分析銷售數據。要盡量使用最小的單位─最好有「年月日時分秒」,不過分以下的單位可能很難管理,至少蒐集到每小時單位的銷售會比較好。另外,也需要試著整理每個時段賣了哪些產品。如果不太會使用數據,就算是用手寫,也要做出一個可以比較的方法。
手寫的範例如下:首先分出星期、小時的欄位,列出這週的販賣情況。數產品項目時,若難以馬上計算出來,需要一個一個檢視的話,也可以先畫正字做標記,之後再計算。如果無法自動化了解哪項產品何時賣出的話,就需要先從賺錢的品項開始慢慢檢視,再將統計出來的銷售數據,做成圖表即可。
作者介紹|車賢那
韓國星巴克第一數據科學家,消費者心理學博士,曾擔任KT經濟經營研究所研究員,參與過大大小小的組織,認為利用數據發現新事物的成就感,是工作的快樂泉源。她認為數據本身必須要有目標,才能在市場上生存與運作,也只有目標明確的數據,才能了解消費者的心理,而這些數據將能幫助企業繼續生存下去。她的名言:「讓數據為人類做事,因為最後還是要由人類,決定未來的方向。」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樂金文化《使用數據的技術:韓國星巴克第一數據科學家用3步驟化為實用的行銷策略,讓業績成長狂翻倍》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