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仲景發明餃子到現在,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其中,餃子與餛飩卻是一直糾纏不清。以字形與字意來說,「餃」的左邊為「食」,右邊為「交」,在《說文解字》中:「交,交脛也。從大,象交形。」其本義為反叉兩腿而立的動詞,引申義則為彼此連接;「餃」字指用麵片包裹餡後,將麵片邊緣交疊黏合在一起的食物。然而,三國時期魏國張揖所著之《廣雅》中,記載了當時形如月牙的餛飩――也就是雖然叫「餛飩」,外型卻是餃子。
到了唐朝,又出現一種叫做「牢丸」的食品,很可能是從前一代的餛飩分離出來的,是既與餛飩相似、又有別於餛飩的包餡食品。唐代的博物學家段成式寫下《酉陽雜俎》,其中的〈酒食篇〉,記載了當時的名饌佳餚、名產名飲計127種,其中就有「籠上牢丸,湯中牢丸」。而且他還特別強調「湯中牢丸,謂之粉角」。其中的湯中牢丸就是水餃,而籠上牢丸則很可能是蒸餃。
之所以會被稱為牢丸,是由於古時祭禮的牛、羊、豕三牲為牢,牢丸的餡料即是牛、羊、豕三牲中有其一。漢代劉熙的《釋名.飲食》中對丸的解釋,是把拌以各種佐料的肉餡,團成丸子,串起來烤著吃。後來,人們才將肉丸子包在麵皮之中,這種內實肉餡、外裹麵皮、形為圓團、使之牢不可破的形式,就稱為牢丸。
餃子和餛飩,到了宋代才在文獻中被區分開來。現代人則把餃子與餛飩分得很清楚,像是:餃子皮的圓形的,餛飩皮是方形;餃子皮比較厚,餛飩皮比較薄;餃子可蒸、可煮、可煎,餛飩則只能煮來吃;餃子盛行於北方,餛飩盛行於南方。北方的方言比較統一,餃子的叫法也比較統一;南方的方言則比較複雜,餛飩的名稱也是五花八門――上海江浙一帶,大部分地區都稱之為餛飩,湖北則叫包麵,江西叫清湯,廣東叫雲吞,福建稱之為扁食,四川叫抄手,新疆叫曲曲。
台灣特有的水晶餃
創立於清光緒12年(1886年)的「祿記(包子祿)」,是台南賣包子和水晶餃的百年老店(不過,現在水仙宮市場的吉慶行則被認為更有古早味)。從第一代老闆石德祿自泉州渡海來台,傳到目前的第四代,這種水晶餃,根據黃婉玲女士的說法,在三、四十年前其實被直接稱為水餃,又由於其外觀灰黃如土,因此在鄉間又被稱為「土埆餃」。
其外觀之所以灰黃如土,是因為外皮的原料為地瓜。餃子來到了鮮少使用麵粉的台灣,自然會改用在地盛產的原料。水晶餃便是改用台灣盛產的地瓜粉,從而造就Q彈有勁的餃皮,內餡則是豬肉、筍丁與蝦米。然而,這種餃子的烹飪方式其實並非水煮,而是蒸製,稱之為水餃實在名不符實,因此久而久之,其水餃之舊名也逐漸被淘汰了。畢竟,要是我們現在去餃子店點餃子,也不會和老闆說:「老闆,我要二十顆韭菜牢丸加一碗酸辣湯。」
作者介紹|鞭神老師
●本名李廼澔,祖籍青島市,出生於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美語文博士,主要研究美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與當代歐陸哲學,現任中國文化大學語文中心、世新大學英語暨傳播應用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GoGos Hip Hop Crew rapper,也寫嘻哈文化研究的文章
●在FB與痞客幫以鞭神老師的筆名寫《食之兵法: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不是料理教學,更不是美食部落格,而是一個以文化研究的方式、嚴謹不譁眾取寵的態度探討料理如何做、如何吃,以及食材與料理背後的歷史與文化精神的全面性料理研究。
●關鍵評論網、every litte d專欄作家
●著有《百年飯桌:吃飯不讀書,踩雷徒傷悲,鞭神老師的常民美食研究室》《百年和食:懂食材、通典故、會點菜、訪老店,鞭神老師的日本料理研究室》(寫樂文化出版)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遠流出版《尋食記:鞭神老師的超時空台灣美食》(原標題:餃子皮厚,餛飩皮薄)
責任編輯/陳怡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