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說,之前發了質詢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性別歧視問題的文章後,當中的「外公外婆」引發討論,但外公外婆沒有不見,只是在網路辭典中的釋義加註,不代表未來不能用這些詞彙。
王婉諭也表示,這些討論中,不乏一些惡意攻擊言論,讓她和夥伴們看了都相當傻眼。
王婉諭:外公外婆沒有不見,如何稱呼是個人自由
王婉諭長期關注性別平等議題,她11日先在臉書發文說,去年10月曾指出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有性別歧視的問題,要求教育部改善,而教育部也回覆調整進度,包括將建立常態檢修性別平等議題內容機制。
王婉諭也說,看了幾個被調整過後的詞句,讓她覺得很棒的是,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等,原先在辭典中都是「對媽媽的父母親」的稱謂,調整過後,加註「今亦稱祖父、祖母、阿公、阿嬤」。
然而,外界質疑王婉諭把外公外婆變不見,也批評她太無聊、不做正事。
王婉諭今天在臉書發文澄清,強調外公外婆沒有不見,也說明這次的調整,是教育部在網路辭典中,將原本的釋義加註,外公外婆加註「今亦稱祖父母」,祖父母也加註解釋不只是「父親的父母親」,同時也能是「母親的父母親」,並沒有將「外公外婆」從字典中消失。
為何外公外婆會和性別平等有關,甚至涉及歧視;王婉諭分享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的解釋,包括「內外之分」是傳統家庭中形成男尊女卑、性別歧視的根本原因等。
王婉諭重申,大家真的不用擔心,教育部辭典的加註補充調整會消滅外公外婆,甚至還造成社會紛亂、家庭分裂。大家想如何稱呼自己的親戚長輩,是大家的自由,只要習慣、好辨識就好。
王婉諭強調,外公外婆真的沒有從生活中消失,只是透過加註,讓性平意識與時俱進的納入解釋。透過辭典的調整,讓傳統的尊卑之分造成的「內、外」分別,能夠逐漸淡化,這對性別平等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