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出政府規劃循「台積電模式」,由行政院國發基金出資主導成立一家新的生技公司;由於當年沒人想投資台積電,只好由行政院開發基金(國發基金前身)走行政院專案核可路徑,以扶植產業、國家政策方向為考量,而不只著眼獲利。
去年立法院通過新版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首度納入委託代工(CDMO)享受租稅優惠,政府也積極展開爭取莫德納等國際大廠合作機會。
據了解,經濟部、衛福部以及國發會等相關單位從去年迄今透過各種管道與方式爭取莫德納來台,並且規劃由行政院國發基金出資,循過去投資台積電模式,主導成立一家新的生技公司,政府持股維持在49%以下,尋求民間業者投資,是目前規劃方向之一。
當年沒人看好台積電 企業投資只是賣政府面子
至於什麼是「台積電模式」?台積電成立於1987年,當時沒人可以預測台灣發展半導體是否能成功,日後發展成為全球供應鏈舉足輕重的「護國神山」,更是始料未及。
當年的現實是,沒人想要投資台積電,不得已只好由行政院開發基金(國發基金前身)走行政院專案核可的路徑,投入22億元認股,持股逾40%,成為原始大股東。
雖然國發基金找來國內知名企業共襄盛舉,台塑也在列,相關人士評論,當時國內企業投資多是「賣政府面子」,根本對台積電「不期不待」,後來看到股價稍有起色、投資回本就趕快閃人了。
沒想到,經過30多年,台積電飛快地成長茁壯,如今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擁有呼風喚雨的地位,有這樣的成就,當年國發基金勇於投入,做台積電靠山,可謂功不可沒。
華航、台企銀增資案也走「台積電模式」
根據產業創新條例第29、30條,國發基金設立目的是加速產業創新加值,促進經濟轉型及國家發展,資金用途其中之一便是「經行政院專案核准者」。
相關官員直言,如果當年是按照既定流程走,經由民間專家學者層層關卡審議投資台積電的決策,此案八成會被擋下來,也就沒有今天的台積電;關鍵在於台積電當初走的是行政院專案核可,以扶植產業、國家政策方向為考量,而不只是著眼獲利。
其實除了台積電,走行政院專案核可的案件並不少,台灣中小企業銀行現金增資、華航增資,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的成立,都是循同樣路徑;政府若後續找國發基金以及邀請民間業者共同參與成立生技公司,很大機率也將循專案核可路徑。
迎來莫德納 台灣可望成立國家隊爭取技術移轉代工
美國生技大廠莫德納宣布來台,業界透露,未來可能由政府規劃主導成立新公司,國發基金投資,招募民間生技廠商入股,以新版生技條例委託代工(CDMO)租稅優惠條款,與莫德納洽談mRNA平台技術移轉,除代工生產新冠疫苗外,感染性疾病、癌症等罕病新藥,是未來開發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