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企業的非凡成就,背後往往是無數不知名工作人員的勞動堆疊而成。美國企業與工會的拉扯行之有年,疫情來襲,勞工嚴重短缺,為了趕上產能,工作條件變得更嚴苛。2021年,超過十萬名美國勞工走上街頭,點燃罷工潮,也再一次將緊張的勞資關係搬上檯面。
以亞馬遜為例,疫情帶動線上消費需求暴增,讓亞馬遜大發利市,看不見的代價,卻是工作量暴增,勞工條件急速下降。
2021年,亞馬遜位於阿拉巴馬州的倉儲工人,發起籌組工會的投票,卻以738票贊成、1798票反對失敗收場。
不過,亞馬遜的員工正在捲土重來。今年,位於紐約史泰登島(Staten Island)的LDJ5倉庫,已經取得足夠的員工支持,預計於3月25日至30日間舉行工會選舉。
與此同時,一向反對員工組織工會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一反常態,對工會投票抱持友善態度。外傳此舉是為了獲得美國政府的電動車補貼,民眾購買由工會工人在美國生產的電動車,可享有的免稅金額,將從7,500美元大幅增加至1萬2,500美元。
但在另一方面,Uber、Lyft等公司正在發起一場行動,藉此阻止民主黨將這些公司的員工歸為僱員的努力。如果這些「承攬」員工被歸類為僱員,將使他們有資格組建工會。
《華爾街日報》原文:Uber、Lyft等公司發起一場阻止工會組建的行動
為什麼企業反對員工成立工會?
勞動條件變差時,工會透過組織罷工來向企業表達不滿。罷工經常導致企業生產停擺,對於企業的正常運作造成巨大打擊,進一步削弱企業的獲利能力。尤其在疫情期間,罷工造成的傷害可能更嚴重。
此外,工會對於薪水、勞動條件等會有制衡能力,更可能進一步限制公司高層的權力,因此向來被企業視為眼中釘。
在美國,企業會透過各種手段打壓工會的成立。舉例而言,亞馬遜在去年的工會投票中,利用頻繁遊說、甚至恐嚇的手段來阻止工會。
此前,馬斯克對工會抱持反對態度,特斯拉曾經解僱支持工會的員工,馬斯克也曾發推特暗示員工如果參加工會,可能喪失股票期權。
為什麼在美國,工會的籌組不順利?
上述來自企業主的打壓,會讓許多員工不願放棄原有的薪水和保障,因為強硬爭取勞權,可能會威脅到原本的待遇。
此外,隨著工作型態變化,大量勞動力投入零工經濟(Gig economy),傳統工會不再能保障所有勞工的權益。
另外,美國工會素來與政治利益緊密掛鉤,在許多勞工眼中,許多工會已經腐化,而失去為勞工代言的資格。在疫情爆發前,工會已經沈寂一段時日。
在企業一面倒抵制工會成立的風氣中,2021年1月,Alphabet與Google員工成功地合組了Alphabet工會(Alphabet Workers Union)。
工會的成立,是為了回應Google不當解雇員工、對於性騷擾問題的漠視等,這些問題都反映了Google對於道德問題的日益不重視。雖然有了工會,不一定就能解決勞資問題,但起碼讓員工握有和公司協商的籌碼。
去年10月罷工潮中,參與的勞工所屬的企業,都在疫情中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可見,公司的獲利,並未反映在員工身上;相反地,公司為了催生更好的業績表現,不惜犧牲了勞工的時間及身體健康。
這也再次點出,員工不會是企業的螺絲釘,把活生生的人當成機器使用,雖可獲得一時成功,卻也必須付上代價。隨著美國勞力持續短缺,勞工與資方抗衡、爭取權利,將持續成為討論話題。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