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就像人,即使你是個保守的人,仍必須做出道德選擇,不可能兩面討好。」他認為:「小我是市場獲利,而大我則是人道主義,大是大非很明白,優衣庫第一時間做出的決定,是一個全球品牌犯下的低級錯誤。」
就連曾任優衣庫人權顧問的田瀨和夫,也質疑柳井正的決定,他接受商周訪問時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戰爭犯罪,優衣庫一開始的決定純粹只是不想失去市場,卻很明顯間接支持了人權侵害。
《經濟學人》直指現在是「後後冷戰」時期。在後冷戰時期理想破碎的今天,國際政局的動盪,導致企業不得不被動面對許多變局。(延伸閱讀:年資1年的主管,怎麼帶10年老鳥?前台積電主管:一篇方法大全)
避風險比蹭熱度更重要
第一時間出錯仍可以補救
「烏克蘭政府非常積極運用壓力戰手法,主動要求各國企業表態退出俄羅斯市場,品牌如果被點名又沒有準備,殺傷力就會很強。」張美慧提醒:「在爭議性話題上,避風險比蹭熱度更重要。」
她建議企業第一時間不要急於表態,若必須表態,以企業最大利益取捨,並堅持原則。若無法堅持,也必須有好的陳述。「從這三點來看,優衣庫只有做到第一點,後面兩項都沒做好,品牌危機處理連續失分。」
第一時間處理出錯,能彌補嗎?「千禧世代後的消費者是允許品牌犯錯的,只要在犯錯後品牌能提出夠強的補救措施。」林俊昇舉例,當初路易莎咖啡在滅頂事件後,選擇跟味全合作被抵制,24小時內急轉彎改回供應商,並迅速開始跟小農合作:「反而從危機中找出轉機。」
俄烏戰爭對台灣企業的警惕是,必須提升應對兩岸政治危機的智慧,張美慧觀察,許多台灣企業對此毫無準備。她認為企業必須在危機發生前盤點,每年至少一次演練,要像防空演習一般做足防範。
企業對匯率變動、數位轉型等經濟巨變可能都做好準備,但下一課將是面對政治巨變的風險檢查。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懷特(Thomas Wright)說:「我們正處在新時代的開端,而開端總可能存在危險。」
新時代的危險開端,應該如何表態、如何避險,將是品牌在地緣政治烽火下,最重要的一堂課。(延伸閱讀:長榮成獲利王,股價挑戰300元!減資6成是經營權之爭前哨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文/鄭郁萌、吳和懋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