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間,串流與院線間的關係大幅變化。首先當然是疫情,將院線的生意打擊到幾無生存空間。院線上映一再拖延,許多電影乾脆直接上串流。而串流平台迅速擴張,早已取代過往觀影模式,滲入我們的通勤、午休、睡前時間,成為一般觀眾生活的新常態。「串流」與「院線」間,不再是純然的對立。
疫情關閉了全球大部分的電影院,讓許多電影院從此走入歷史,卻也意外讓還存活的電影院,找到新的模式。以美國票房為例,2020年疫情最嚴峻時,全美票房只剩21億美元左右,跌到疫前的五分之一。
不過,解封後,大家迫不及待離開躺到快發瘋的沙發和床鋪,出門和朋友上電影院看火紅的動作大片。2021年,票房迅速復甦,較前一年成長兩倍多。而2022年至今,還過不到四分之一,票房就已經超過13億美元。電影院的行程,變得更有儀式性和社交意味。
以電影類型來說,2021年美國最賣座電影為蜘蛛人:返家日,2022年到目前為止則是蝙蝠俠,都是劇情、畫面無可挑剔的IP鉅片,而且擁有觀影動機強烈的大量忠實影迷。可見,院線電影並沒有如想像般被串流取代,而是在串流崛起、疫情攻堅之下,有了新的定位。
電影院與串流的關係變化,也可從「窗口期」的變化來看,也就是電影在戲院上映多久後,才能上串流。串流成為主流之前,好萊塢電影的窗口期約為90天,但在串流平台普及後,窗口期迅速縮短。
2020年,環球影城率先將自家「魔髮精靈唱遊世界」跳過院線,直接在線上發布,結果賺得還比上院線多。(後來,環球和影院達成協議,將窗口期縮短至17天。)自此,「窗口期」規則被顛覆,2020年底,華納兄弟宣布2021年的17部重頭戲,都改成院線與線上同步發行,對戲院是一大重創。不過,2022年,華納兄弟再調整窗口期為45天,這一陣子熱映的蝙蝠俠即是一例。
如今,串流平台成為必然趨勢,但院線播放仍然有其價值。兩者之間,如同電影產業本身,正在發展出新的平衡。
本文為風傳媒特邀導讀人金牛幫幫忙撰寫,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風傳媒會員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