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俄烏的緊張局勢直到正式開戰,國際油價從今年初的每桶80美元,漲到迄今差不多120美元(西德州原油),連帶著物價也開始飆漲。去年底,很多美國Fed理事認為,物價上漲只是因為疫情造成的短暫現象,現在則有愈來愈多Fed理事認為,升息不再只是要不要升的問題,而是應該一次升2碼,才有辦法打壓物價。不難猜想,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研究機構,Fed已不再認為物價上揚「只是短期現象」了。
為什麼油價上漲帶來通膨? 這是今天一位長輩問我的問題。難道就因為運費提高了嗎? 美國地廣人稀運輸成本高,這還可以理解。但是像台灣這樣,油價也凍漲,多數人都住市區、可以依賴大眾運輸上下班的,為什麼物價也是漲? 到底是商人哄抬? 還是真的擋不住了?(延伸閱讀:美股被偷走整整14年!原來股神巴菲特早就預警,通膨將重傷股市?)
要回答這問題,首先你要知道,石油在我們生活當中可不只是燃料這麼簡單。
從塑膠到衣物,人類生活充滿石油副產品
現在人多數穿的衣服,都不是傳統的絲綢、麻布或純棉了,而是部份為人造纖維,這便是石油的副產品。
你舉目所見,到處都是塑膠製品,這也是石油的副產品。
你家裡的清潔劑、芳香劑、殺蟲劑…等化學藥劑,很多也是石油的副產品。
就連馬路柏油、化妝品、金屬鍋上的塗層(Coating)、人造地板..等都是石油副產品。
簡單地說,現代人生活中處處是石油的產物,一旦油價上漲,這些產品也會跟著漲。
「那食物呢? 排骨飯漲了5元,難道這和石油有關係?」
我們日常的食物,的確看起來和石油沒有直接關係(除了運輸成本),卻有很大的間接關係。
首先,和現代人身上穿的很少是純天然材質一樣,現代農業用的也很少是天然肥料,多數都是化學肥料,而化肥中的氮肥,主要來自石油煉製過程的副產品,這也是自俄烏戰爭開打後,歐美幾家生產化肥的大廠:Mosaic , VF, Nutrien 股價都創下新高的原因。(延伸閱讀:俄烏戰爭引爆原物料驚人漲勢,「停滯性通膨」會重演嗎?回顧歷史就是最好的答案)
俄烏開戰後肥料狂漲,生產成本飆高
當肥料價格上升,因耕種成本提高,自然榖物價格也會上升;別忘了,這些玉米大豆最主要的消費者並不是人,而是美國牲口或是養殖魚類主要的飼料來源。於是當榖價上漲,肉類、乳品的成本也會上漲,這些產品製成的食物或餐飲成本,當然也會連動上漲。
正因為我們生活處處都和石油息息相關,因此一旦油價出現不合理飆漲,即便你的每天生活不見得直接用到「燃料」(包括通勤和煮飯),但還是會逃不過身旁萬物齊漲的慘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