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提到退休,更常見的說法是退休的「所得替代率」(Income replacement ratio),指的是退休後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額,與退休當時每月薪資的比例。
舉個例子,如果你現在平均月收入為4 萬元,在退休之後擁有每月3 萬元的可支配金額(勞退、勞保或任何其他被動收入),則所得替代率就是30000/40000 = 75%。如果想擁有100%的所得替代率,表示在退休後每月需要有相等於原本收入的4 萬元。
維持一定的所得替代率,是退休後每月收入是否能維持生活水準的關鍵。所得替代率越高,退休後的生活水準也越高;所得替代率越低,退休後可動用的收入就越低,將大大影響生活的水準。
經由以上說明,你應該已經了解所得替代率的涵義以及對生活水準的影響。不過,不管你的目標是正常退休,還是加入FIRE風潮,想達成財務目標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要透過指數化投資累積足夠的資產。
而決定我們所需的財務獨立時間的,就是這兩個因素:
1.儲蓄率(可投資的金額)
2.所得替代率(退休生活水平)
所謂的儲蓄率,指的是每月能夠存下來投資的金額佔月收入的比值。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金額不單只是用來儲蓄,還必須透過指數化投資累積你的資產。
例如阿華月薪3 萬元,扣除支出後每月可餘下6,000 元,儲蓄率即為6000/30000 = 0.2 = 20%,相當於他每賺5 元就有1元可存下投入指數化投資,作為未來退休之用。
表6-2 為採用長期年化報酬率6%,加上4%提領率目標金額計算而成的財務獨立時間表。根據表中計算,如果你白手起家,目前每個月儲蓄率是20%,並將該資金投入指數化投資,希望未來的生活水準相當於所得替代率60%,你只需要28.5 年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目標。
也就是說,預期退休所得替代率60%的情況下,月收入1 萬元且每月投資2,000 元所需要的時間,等同於月收入5 萬元且每月投資1 萬元的時間,都是28.5 年,因為兩者儲蓄率以及所得替代率皆相同。但不只如此,這張表其實還透露了幾項要點。
投入資金越多,越早邁向退休甜蜜點
如果你的儲蓄率只有5%,想達到100%的所得替代率,你需要花上57.4 年的時間。以一位24 歲、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就必須要工作到81 歲才能退休,看到這邊,我想大部分讀者可能就開始萌生退意了。
不過,假設你30 歲成家立業,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家庭儲蓄率,一般家庭收入扣除養育小孩的費用、食宿以及其他雜項支出,平均是20%左右。20%的儲蓄率情況下,如果想維持100%的所得替代率,則需要35.8 年,預期退休年齡正好就是法定的65 歲左右。雖然退休年紀看起來好像沒問題,但事實上,大多數民眾在屆臨退休之際,依然沒有足夠的退休金可以支應生活。衛福部106 年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超過兩成55 歲以上民眾,會覺得生活費不敷使用或生活相當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