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最愛的旅遊國家日本,國土面積為 37 萬平方公里,雖面積有 10.4 個台灣大,然相較世界國土平均值仍稱不上大。在日本生活時,無論是合租還是出租自己的公寓 ,經常會發現自己能使用的空間有限。日本城市也跟台灣城市地區一樣,存在過度擁擠的問題。由於這些因素,房地產的通貨膨脹很普遍,因此許多居民更傾向於選擇小型住宅、小公寓 。
面臨同樣問題的台灣能如何借鏡日本微型生活?他們是如何改造生活空間的?以下來看看幾個案例:
Kawakubo Tomoyasu Architects & Associates 設計的倉前緊湊型住宅,面向倉前市中心狹窄的小巷,周圍環繞著許多社區。由於一樓與街道相連,這座房子通過小巷的延伸來促進當地交流。
住宅的設計使居民可以在位於不同樓層的公共空間和私人房間之間的梯狀樓梯上有效地來回移動,同時確保隱私。樓梯作為一個採光井,讓自然光通過上層的窗戶灑下,進入家中。為了最大化利用建築空間,鋼框架和裝飾材料的使用也使其變得輕薄。
位於東京的 Takuro Yamamoto Architects ,雖隱身小型城市,卻配備大型外部空間。住宅與一個大露台相連,因為客戶要求一個能在陽光下自由舞動、做瑜伽的地方。因此,將露台與客廳和帶大窗戶的臥室連接起來,也為住宅提供新鮮空氣和日光,成為一個理想內部空間。
這個家的設計,通過將它們連接到外部空間的無限延伸,來創造舒適的內部空間。在高密度住宅區實現城市住宅真正寬敞的最有效方法是在設計中融入無限的外部空間,而不是試圖讓內部空間變大。
FujiwaraMuro Architects 在 Nada 的住宅坐落在市中心住宅區的一塊面積為 36.95 平方米的小場地上。一樓到三樓的板條、排水板狀地板與板條桌、樓梯間和天窗相連,讓陽光直射到房子的底部。視野中的三維間隙和孔洞可以消除任何二維空間狹窄的感覺,從而增加住宅內的舒適度。
UNEMORI ARCHITECTS 的小房子位於東京人口稠密的目黑區。內部是一個簡單的結構,由四塊地板隔開,由螺旋樓梯連接。房子周圍的空間用來給家裡帶來光線和通風。房間的牆壁與外面接壤,因此窗戶的位置巧妙地與周圍環境相得益彰,每一個景觀都極大地改變並擴大了家庭的形象。
雖然一般人聽到小宅,很常會認為是生活在狹小簇擁且難以利用的空間中,或是貼上陰暗又堆滿雜物的標籤;但其實透過設計,就如同上述項目中,每一個案例都利用大量自然光和通風的重要性來打開每個住宅空間。
當生活在有限的空間中,我們更能適應並了解自己珍視的東西,並排出優先順序。無論是追求極簡主義,還是尋求經濟上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只要稍有創意,任何人都可以讓小公寓充滿生活感,明亮溫暖,如同情感上的家一般。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瘋設計(原標題:小公寓 也能明朗舒適|日本微型生活,如何優化微型生活空間?)
責任編輯/林瑩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