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次上課時,一位同學跟我說:「我會參加除權息,都是股票被套牢了才會參加的。如果有賺錢的股票,我就會賣掉賺價差,這樣才有彈性啊!賺錢的股票賣掉,賠錢股票領股利這樣很好啊!」我問他:「你因為賺錢而賣掉的股票多嗎?」他先是愣了一下,接着說:「好像不多耶!」我再問:「那你留下來配股的股票殖利率高嗎?目前本錢都有回來嗎?」他說:「肯定還沒回本呢!因為跌了很多。至於殖利率的高低,我就沒有特別去注意了!」
這就是很多散戶會遇到的問題,賺一點點小錢就趕快賣掉,賠錢套牢就「自以為」做長期投資,其實這是因為在操作股票時沒有規劃,也沒有紀律所導致的。長期而言,這樣操作股票是很危險的,難怪永遠都在套牢當中,所以買進股票前一定要先有規劃才能避免被長期套牢。
打算賺價差的股票,千萬不要參與除權息
股票的交易是需要規劃的,如果你的規劃是賺價差,那就是做短期的交易,既然是短期當然就不適合拿來參加除權息。
千萬不要「投機不成變投資」,這種習慣是不好的,「投機」是「賺價差」就是做波段的概念,一般會選擇短期的強勢股,做「賺價差」的標的,但這個短期強勢股未必就適合長期投資,因為沒有股票會不斷上漲,終究會有下跌的時候,當行情開始由多頭轉空頭時可是會大跌的,你或許賺到了股利,但賠上的價差反而更多啊!這樣怎麼賺錢?「投資」是賺股利,是長期持有股票的概念,所以會選擇比較績優的股票,跟賺價差的選股邏輯不同,所以在進場買股票時就要先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裡,做好規劃才能價差、股利兩頭賺。你一定要牢記,賺價差的股票不一定適合賺股利,賺股利的股票也不見得適合賺價差,二者必須分清楚。
考慮自己所得的高低
所得較低者參與除權息可能還可以退稅哦。目前我國的股利所得課稅的方式分為兩種,一是將股利併入綜合所得稅計算,可按股利的8.5%計算可扣抵的稅額,可扣抵上限為8萬元。二是分離課稅,股利採28%單一稅率分開計算。
以上述的課稅標準來看,股利在94萬元以下以合併申報最有利。因為合併課稅8.5%的扣抵額最高為8萬元,以8萬元的扣抵稅額除以8.5%得出來的金額為941176元,也就是說,股利收入在941176元以下是完全不用繳稅的哦!若股利扣抵稅額高於應納稅額還有機會可以退稅。原則上個人所得稅率在20%以下的投資人採用第一種,也就是股利所得合併比較有利。而高所得的投資人所得稅率40%以上選擇分離課稅較有利。至於所得稅率在30%的投資人剛好介於二者之間,可能就需要試算一下,才知道用哪種方式報稅才比較划算。
作者介紹:成中興
學歷:
輔仁大學 應用統計研究所 畢業
經歷:
• 國家證券分析師〈CSIA〉考試及格
• 前三大證券公司 專業經理人 / 協理〈證券業經歷:20年〉
• 台灣金融研訓院 講師
• 證券暨期貨發展基金會 講師
• 中國文化大學 教育推廣部 講師
• 明新科技大學 國際企業系 兼任講師
• 各大企業、大專院校 股票分析 講師
• 1766網路廣播電台 財經節目主持人
• 網路You Tube「時刻理財」頻道 股票技術分析 講師
〈搜尋:投資教練 成中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改變投資腦,散戶也能變高手:精準把握買賣點,擺脫賺一點小錢就跑,賠錢就套牢的命運》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