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拋棄久了以後,他們竟也開始習慣了」,謝小琪說,「他們對於分離的議題還蠻習以為常的,因為與家人分離的關係,在拿起、放下的過程中,可以很巧妙地去面對,這也是揠苗助長,因為像是我們育幼院的小孩,他就是得去面對同伴、哥姐、麻吉的分開,從家裡出來是一次分離,再加上家園工作人員的異動、輔導員異動,他們人生最棒的課題就是怎麼面對分離」。
「我們一般人都未必能夠坦然,從小就不得不學習長大,對孩子,其實是好的養分」,在她看過許多孩子的故事後,謝小琪將話說得正面積極,卻有很多無奈,因為這是最真的事實。
因此,除了心靈的支持與療癒,家園也要逐步構建孩子們的自我肯認及自信,寫在女生住宿區白板上斗大的「女生,要有自信」,是孩子們自己所寫,自信在她們心中一點點積累,綻放。
除此之外,青少年家園也要協助孩子們融入社會的規範中。很多青少年初到心棧家園,對金錢沒有概念,因為育幼院,會提供一切生活物資,「所以他們不知道一罐沐浴乳,其實要149元,慢慢的就要讓孩子知道,任何東西,就連衛生紙都是要錢的」,這時的家園,就要扮演起小型社會,以「點數制」及「購物日」,建構孩子的金錢觀。
每月,每名孩子都有300點數,得以在購物日上,購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有生活「必需品」,也有諸如玩偶、手錶等孩子會「想要」的東西,資源的分配成了他們自立前的重要課題,孩子們開始在需要與想要中間做抉擇,因此,孩子們的座位周邊,開始貼滿韓國女子團體海報、桌上放著卡通圖案的小型抽屜、還掛著萌樣偶像的拍立得相片,也有著迷電競的大男孩用存的錢買的電競鍵盤、棒球球衣等。
不過,就跟其他孩子一樣,心棧家園的孩子也會想要更多,尤其見到班上同學的物質條件比他們還好的時候,不免發生偷竊或用非正當的方式打工,家園便要嘗試教育他們取捨的議題,充當起人生導師,「有家庭的小朋友遇到的難題,他們也有機會碰到,像是有孩子喜歡打球,一般家庭可以買籃球給孩子,但我們這邊的球是人家捐的」。
謝小琪說,孩子可能因為生涯遭遇,讓發生的事情更棘手,家園可以給予的,是遇到就去面對的價值觀,「他們擁有的本來就不多,當他要的時候,或許只是一般孩子的要求,但是可能被認為要求太多了,實際上只是因為他相對擁有得少」,謝小琪說出了失依孩子對天生境遇造成物質生活與同儕不同的不平心理。
說到孩子們的收養議題,台灣每年有3000多位孩子,因家庭功能不全接受家外安置,他們當中的許多在等待家庭收養。謝小琪表示,在台灣,6歲以前是出養的黃金期,國內多半是嬰兒、不懂事的時候才有機會,6歲以上的大齡孩子能成功媒合的,都是國外家庭,不過,也曾經有罕見的個案,國小三年級接受國內家庭成功收養,收養父母很重視溝通,彼此相處得很棒,到現在,孩子已經會跑到爸爸的背上玩耍了。
週遭人的眼光,是台灣許多孩童無緣被收養的重要原因。謝小琪說,我們一直在改善身心障礙的環境,但許多收養家庭的鄰居們仍會用懷疑的眼光,質疑妳沒懷孕,怎麼突然多出一個2歲的小孩,收養父母也要能夠抵抗外界美其名為關心,卻似有探隱私的詢問,對他們來說是壓力,反倒是對離別習以為常的孩子,接受自己被收養的程度,比大人還要高,心境也較為純粹。
「我跟我老公當初也不是同血緣關係,因為我們有愛,所以共組家庭,如果我們跟這個孩子也有愛,為什麼不能跟他共組家庭?」謝小琪曾聽聞一對有意收養孩子的父母,給了他這樣的想法,讓她感慨,如果台灣社會能少一點輿論壓力,家人多給一點支持,可以讓失依孩子們,多了很多重新擁有家庭的機會。
「忠義的孩子跟一般孩子是一樣的,只是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多了一點點的灰色,多了比別人不如預期的,甚至一些挫折,但我覺得其實這些狀況都是可以去面解決的,只要社會大眾能夠幫忙,我們都可以給孩子很好的生活」。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