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正夯,台灣人卻霧煞煞!一篇文讓你輕鬆搞懂什麼是「食品防禦」跟「食品詐欺」

2018-06-28 16:39

? 人氣

David指出,希望獲得更多的利益是人類的天性,因此食品詐欺無法完全地預防,但可以藉由管控,來減少食品詐欺持續存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食品詐欺雖防範不易,仍有要點可供遵循:

David説,要控管食品詐欺的發生非常困難,因為有太多環節都可以有造假、攙偽等動作。若要盡可能預防食品詐欺的發生,則有幾個要點:

1.要與供應商保持良好的關係:知道供應商在做什麼、也要讓供應商知道自己是被注意的,資訊要正確地流通,減少供應商詐欺的可能性。

2.了解過往的歷史事件:例如過往曾傳出水銀與釘子增加香草莢重量的詐欺案件,在香草莢產品上就必須多注意這樣的問題可能會發生。

3.進行檢測:檢測偶爾可以發現到攙偽或者添加不合法的物質,不過需注意的是,以檢測作為防範詐欺的手段並不容易,因為檢測是針對「特定物質」的含量來進行,若添加的物質是未知,則不容易找出問題點。

無論是當地製造、或是跨國貿易的食品,都很有可能會發生食品詐欺,而在國外製造的產品由於源頭不易控管,會更難以防範。因此,食品業者要讓供應商知道企業本身有在關注原料是否有攙偽的可能性,即讓供應商了解食品詐欺是很有可能被客戶發現的,並且適度的對原料進行抽檢,對食品詐欺也有控管的效果。

政府該如何防止食品詐欺?需提供更多公開資料供參考

政府該做些什麼來訪止食品詐欺?David表示,政府如果能提供公開的食品詐欺資料庫、法規和風險管控的指引等資訊讓食品業者得以參考並且受到規範,這對防範食品詐欺會有很大的幫助,而食品業者亦有責任去執行食品詐欺的控管。

當所有國家都提供免費資料庫給民眾和業者參考,了解食品詐欺的可能發生原因與發生點,才能對於食品詐欺有更多的控管。David建議,政府還應對風險進行評估、對業者進行定期的稽查與查廠,以了解業者的製造過程;並要提供免費的食品詐欺資料庫給業者參考,以資料來評估與判斷風險的可能性。

風險管控的概念:食品不會零風險!資源須正確分配。

David認為,在食品防禦、食品詐欺控管、食品安全管理的花費上,兩者的發生機率與危害程度是不相同的:食品防禦所針對的事件發生機率低,事件卻會造成嚴重結果;食品詐欺事件則發生機率高,但造成的影響相對輕微,而食品安全管理的機率與影響則介於兩者之間。

風險的管控措施會與成本息息相關,管控措施的增加會提升產品的成本。因此,管控需要找到合適的平衡點。David強調,台灣人常追求「食品零風險」,但這樣的概念是不可能實現的,消費者應該要有正確的認知。

文/黃毓棻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食品防禦?食品詐欺?你不可不知的食安概念)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