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過太爽!」是真的嗎?過來人用1句話,打臉許多長輩對年輕人的滿滿敵意

2018-07-23 14:32

? 人氣

更進步的醫療照護、公共設施和運輸,這些創新事物讓每個人都受益。人人因為科技而受益,結果就是所有人變得更懶惰,所有人把這一切更加視為理所當然。特別是在第一世界國家,不分年齡或世代,乾淨的水、食物、交通運輸、教育和工作,都是人們視為應該享有的權利。我們過著舒適的生活,不僅基本需求得到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也得到滿足,這些事物是先前大部分世代無法享有的奢侈品。只因為千禧世代從小就享受到人類進步的果實而去責怪他們,這是把妒忌羨慕的情緒亂倒一通,對做出正確的決策有害無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而且正如同其他世代的情況,生活變得更好並不代表沒有新的挑戰出現。是的,今日我們可以透過手機隨時和親朋好友保持聯絡,但另一方面,我們時時刻刻處於一個資訊量超載的世界。是的,Google 讓我們可以在幾秒內搜尋到許多人花了多年時間累積的知識,但另一方面,今日對新員工的期待也和以往大不相同,處理大量資訊的能力已成為基本要求。

總之,在某些方面,下一代總是比上一代更懶惰,享有更多權利;但是,新的世代也必須面對前幾代未曾體驗過或想像不到的新挑戰。懶惰、沒禮貌、依賴、愛跳槽、自以為是,這些標籤貼在千禧世代身上是一大錯誤,因為社會的持續進步,不應該成為汙名化一整個世代的理由

刻板印象就是歧視,就是排擠

試著想想看:要是有人用「懶惰」和「自以為是」這些詞彙來形容其他族群會怎樣?比方說「女人都很懶惰又自以為是」,這句話一定會被當做歧視和誹謗。就算是比較溫和的說法,像是「為什麼我們要迎合某族裔的需求?」都暗示著歧視,不符合今日講求的包容精神。無論何時何地,組織領導人和員工都應該謹言慎行,避免歧視,至少不要惹上官司。

此外,在充斥著刻板印象與成見的環境中,不可能建立具有包容力的文化。很多組織表示想要創造能夠兼容各世代的職場,因為在今日的職場中有前所未見的五個世代同時並肩工作。然而,同樣的這些組織卻時常在有意無意間表達出對千禧世代的不尊重,包括口頭上和行動上的表達。

例如,有位27歲的千禧世代經理和我分享她的經驗。她一面工作一面讀書,拿到學士和碩士學位,然後進入某個組織擔任管理職,結果她的頂頭上司常對她說:「你真幸運,這個年紀就拿到這樣的職位。」這種說法的言下之意,彷彿是她的年紀不配做這個工作,無視於她完全符合職務需求的經驗與能力。很多經理人可能覺得這句話本身沒什麼不對,但聽者的感覺可不怎麼愉快。

保羅・麥山柯(Paul Meshanko)在《尊重的效應》(The Respect Effect)書裡和相關演講中分享了他傑出的研究成果,闡述尊重對員工生產力和向心力的影響:「尊重,能夠啟動我們的大腦做出最佳表現。它會活化前額葉,這是大腦最富有生產力的區域,負責解決複雜的問題、決定優先順序、與人合作。如果受到不尊重的對待,這塊區域就會靜止,無法作用。」為了促進世代包容,創造能夠激發現代人才生產力的氛圍,我們必須刻意著重塑造尊重所有世代的環境氣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