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型/新市場:看見未來
如果企業的使命能契合社會趨勢,帶來新的客戶市場,那麼價值不一定得來自企業的每一個元素。這種機會原型指的是,在環境和社會方面表現得極其突出,產品或服務也完全體現這樣的優勢,並且推動公司成長。
服裝公司不一定要致力於社會目標,但是戶外服飾品牌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卻擔起責任,承諾要保護環境。汽車產業因為汙染和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惹人詬病,但是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則用零排放的電動車來吸引新客群。眼鏡零售商沃比帕克(Warby Parker)儘管處於幾個世代以來缺乏創新的產業,卻透過捐贈眼鏡給資源不足地區的人們,並且將這些行動視為關鍵的業務,以發揮眼鏡的社會公益作用。
以沃比帕克的例子而言,永續發展對眼鏡公司來說沒有急迫性(雖然幫助人們改善視力的確是大好事),但是這間公司決定讓社會使命驅動獲利。這種做法讓關注這些議題的人深受吸引。沃比帕克也在過程中發現新市場,打響公司名聲,並成為全球的知名品牌。這間公司每賣出一副眼鏡,就會捐出一副眼鏡給有需要的人,但在他們看來,這不是在做慈善。共同創辦人暨共同執行長大衛.吉博亞(Dave Gilboa)告訴《富比士》雜誌:「我們相信,長遠來看,我們對社會使命的投資將會帶來高得驚人的投資報酬率。」
對沃比帕克來說,這不只是捐贈,還包括更深入的參與。這個計畫以許多種方式推動公司的進展。例如,他們派遣很多員工與非營利組織的夥伴一起分送眼鏡,員工就可以親眼看到公司在開發中國家當地社區產生的影響。吉博亞深信,公司的社會使命是競爭力的差異化因素,使沃比帕克在員工和顧客的心中產生共鳴,就像第二章探討的企業目的與消費者及員工願望達成一致的趨勢。隨著整體社會的態度轉變,上述公益行動就是沃比帕克等公司培養消費者忠誠度、吸引粉絲的祕訣。
我已經在前面討論過聯合利華這家公司對健康品牌和產品的承諾,他們也是屬於這種原型的一個例子,由企業的某個要素驅動目的與獲利並行,然後利用這一點脫穎而出,成為市場領導者。
業務轉型:把精力投入永續變革
面對環境或社會問題時,很多公司覺得被迫要完全翻轉業務。不幸的是,正如我的哈佛商學院同事蕾貝卡.韓德森教授(Professor Rebecca Henderson)深入剖析,這種企業轉型很少成功。想想柯達(Kodak)想要從類比底片轉換到數位攝影,或是諾基亞(Nokia)要從行動電話進入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努力。最近,我們看到許多老牌汽車製造商在努力適應,想要從燃油車轉換到電動車,從銷售汽車轉為提供交通行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