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公司的夥伴們都是前公司我帶的部門同事。過去技術研發單位一直被要求的就是要把產品快速生出來,所以我們10年前就擁抱敏捷流程,演化出獨特的會議進行方法;高度競爭市場使然,我們還很懂怎麼樣把產品做好,除了功能性外,尤其著重UI/UX這類細節。但一個部門的人放大成一家公司,短板就凸顯出來了。經營一間公司絕對不只是做個很棒的產品這麼單純。結果我們用了開發流程會議,去不恰當地擠壓到那些應該拿來做新創事業進行方向、市場可行性的彈性討論空間,造成很多精力與時間的虛耗。
二、創業不是工作的等價
一般我們都會找個適合自己,可以發揮自己所長的工作,並且依著老闆設定的目標以及主管的工作分配,勤奮努力地付出以達成要求。但創業是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並不會有人來告訴你目標是什麼、應該怎麼做。
更確切的說,創新成分的創業,它時時刻刻都處在高度不確定性及變動的環境裡。
所以如果抱持著之前「我今天已經努力工作8小時明天繼續」、「只要努力就會有結果」以及「把方向設定好不是我的工作」的那種心態來創業,可能會遭遇很大的挫折感。創業者必須跳脫原本的思考樣板,總是願意多花時間一起跟夥討論創業的突破點,找到共識並且不分彼此一起承擔迎面而來的工作,才會讓團隊有正向前進的動能。
我在自己創業前面的一段時間裡,重拾了程式開發的工作,請不起更多開發人員所以自己跳下去寫非常合理對吧?而事實上當時我應該已經有四五年左右沒有好好寫過程式了。在這樣一個前提下,那段時間裏頭我每天超過12個小時進行程式實作,真的很拚,我連吃飯這種事情都感到很麻煩又浪費時間。但每個人一天就是24小時,這樣做產生了很不好的後果。一個創業者應該要做的許多重要事情,自然就被程式開發工作排擠到了。那之後我理解了真正重要的是什麼,但我的明白卻不見得是夥伴們的明白。
三、創業不能只是紙上談兵
我們過去從小到大的那些求學考試,或者進行一些知識型工作例如二手研究等等,使我們養成閱讀、吸收消化資訊的習慣,從中我們自然得到很多的指引、道理,而能言者未必能行。
因為創業本身的獨特性,我們無法從二手資訊裏頭獲得足夠的必要知識。
創業者更多時候需要離開座位,走出辦公室去參加創業相關活動,跟一同創業的朋友們切磋交換心得,跟業界的成功人士請益,跟潛在的合作夥伴聊自己的事業。這些行動帶來的收穫與機會,無法透過坐在電腦前Google搜尋,或者多看幾本書就可以得到。
我創業過程裏頭很多好的啟發、機遇,是在與業界前輩或者老闆的聊天後產生。好比商業計畫書裡頭財務預估的邏輯,其實並不是因為我自己要創業才去學習理解的。還沒創業前因為我的學長兼老長官Peter問我,有沒有興趣一起進行一個新的事業,在聊這個事業的過程中我才理解到,原來這個連續創業家是怎麼去進行一個商業計劃裏頭的財務預估,而我意外地吸收到他十多年來累積的實務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