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宣布口罩第二階段鬆綁自本月20日起開始實施,行政院首席顧問張上淳對此分析,宣布放寬的4大考量跟支持理由,其中包括「群體免疫保護力、新冠變異株威脅不大、民眾戴口罩的自主性、國際防疫調整方向一致性」。
歷經801天,台灣人終於可以自由拿下口罩面對彼此,指揮中心今日也宣布,如疫情穩定,將於2月20日實施口罩放寬的通性規定。管理強度分為三種:1、指定場所「仍應戴口罩」,包含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等2大場域;2、特殊情境則「建議戴口罩」,包含有症狀、年長者免疫低下或者人潮聚集時;3、其餘場所則由「民眾自主決定戴口罩」。
對此張上淳進一步說明,之所以放寬政策的理由四點:
‧群體免疫保護力大幅提升
目前國人自然感染至少40%,加上輕症、無症狀回報,自然感染達到6~70%,三劑接種率達到76%,群體免疫保護力足以支撐鬆綁,但也保留特定場所、情境須戴口罩,以保持脆弱族群。
‧新冠變異株威脅不大
張上淳提到,群體免疫提升,監測其他國家與邊境篩檢也沒有特別嚴重的病毒變異,目前已知的變異株也僅引起小幅度流行,中重症個案有限,醫療量能可以承擔。
‧民眾仍會自主戴口罩
台灣民眾過去兩年多來對於戴口罩當相當配合,室外即便鬆綁口罩政策,大家仍自主戴口罩,另根據國內調查和亞洲鄰近國家經驗(如:韓國),室內口罩規定放寬後,多數民衆仍會自主戴口罩,可回歸民衆自主決定。
‧國際防疫調整方向一致
張上淳提到,歐美地區很早就沒有強制戴口罩,亞太地區很多國家僅剩特別場所戴口罩,國際防疫政策大調整,整體狀況而言,台灣這時改變室內口罩政策也相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