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徐志摩〈再別康橋〉、〈偶然〉這兩首詩真得很貼切本片的意境。我看完本片,腦袋馬上念出小摩的詩句。
2. 漂泊的靈魂
人設上,女主千尋是一個前「性工作者」,正好提供了鋪陳女主心態上一個適切背景,因為歡場無真愛,有什麼工作經驗更能讓人體悟男女交往的短暫與脆弱,男人的甜言蜜語一切都是逢場作戲,沒啥好留戀的。
片中,女主不只不想與男人建立長期戀愛關係,只想單純享受短暫肉體性愛關係。同時也與家人斷絕關係,不想回弟弟的訊息,即使知道母親過世,也不回去哀悼弔唁,就連按照社會習俗做做樣子也不肯。
裡面最特別的是女主也試圖避免與國家官僚體系發生關係,希望別人用他的花名叫他,而不用戶籍上的本名。突然想到杜爺爺編戶齊民的概念,家庭關係不只是家人的血緣關係,同時也是國家戶籍制度裡的統治關係,戶籍是國家透過家庭管理個人的機制。
所以劇中有一段,女主拿便當要去給流浪漢吃時,發現流浪漢已經死了,身上還穿著女主給他的衣服,女主不是報警處理,而是找地方埋了他,其實就顯示了女主想與國家斷絕關係的意圖,不想與國家產生關係,畢竟相關文件的填寫,或是筆錄都會讓千尋變回本名。
另外流浪漢本身就是一個逃逸出國家戶籍制度的人,如果通知警察來處理身後事,流浪漢最終就會回歸到戶籍制度,回到他的家庭關係上,戶籍上會寫個歿字,就再也不是流浪漢了。
3. 自由的代價
劇中不少人都很喜歡千尋,除了千尋的前性工作者經歷,讓男人興致盎然,另一個原因則是他不理會社會常規的灑脫自在行為,不會看到蹺課的女學生A,就教訓他一番要他回去讀書,反而一起坐下來看漫畫,對於欺負流浪漢的小孩,也不會因為對方是小孩就客氣,直接開扁。
這種灑脫自在的個性也受到因年齡而困在家庭關係的女學生B與小屁孩喜愛,給了這些身陷其中的人勇氣,進而開始改變自己的言行與所處的家庭權力關係,雖然只是很微小謹慎的反抗意圖,也衝擊了既有根深蒂固的家庭關係。
除了斷絕家庭關係、愛情關係,國家關係,片中千尋也最終斷絕了朋友關係與工作同事關係,與以前同是性工作者朋友,與便當店的雇主都斷絕關係,漂泊到另一個地方,另一個工作環境重新生活。與千尋相對照的,就是他朋友想尋找穩固長期的戀愛伴侶關係,他的雇主則是沉溺享受著配偶關係之間的親密感。
其實千尋的生活經驗本來就是一百年多前歐洲討論現代性概念的現象,個人生活的原子化,短暫,變動無常與不穩定的社會環境。只是日本制度雖然很早就現代化了,但社會交往模式與民眾心理深層仍停留在前現代,本片可以看成日本社會晚了一百多年才面對的危機:如何面對現代性的挑戰。
最後以神秀與六祖的偈語作為本片觀看心得的註腳:
日本社會就是神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的境界。深處其中的人隨時要警惕自己,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避免出差錯。
千尋的生活態度則是六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不受外界俗事任何規則的制約,他不是誰的女兒,老婆,同事。這些外在關係都是浮雲啊,都不是千尋這個人的本質。
我不會說六祖境界就比較好,畢竟要有千尋的灑脫,你先要能接受甚至享受孤獨的處境,不與人建立長期固定的親密關係,不進入家庭關係,不交男女朋友、沒有摯友,就不能只是忍受孤獨,還要能享受孤獨,至少能對孤獨感處之淡然,這其實很不容易。
《我是千尋》預告片
作者介紹|菜有蟲
無馱廢宅之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格子。(原標題:漂泊的現代人|《我是千尋》不負責任感想)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