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跑步受傷的人數與頻率不變,但跑者受傷的腿部位置似乎逐年往上移。在七○年代,大部分跑者主要的受傷部位集中在腳掌和足踝。到了九○年代,這些部位的傷害已經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小腿和膝蓋的傷害提高了。
如果我們把腳掌和腳踝受傷比例降低的原因,歸功於鞋子的設計與技術,那小腿和膝蓋受傷的比例上升,又該怎麼解釋呢?
古騰在書中歸納出造成運動傷害的四種因素:改變、排列、扭傷與速度。
造成運動傷害的第一種因素是由「改變」造成的,這在跑者之間很常見,原因在於跑者突然增加里程數、訓練距離、頻率或是強度,使每週的訓練量突然增加百分之十以上。換句話說,跑者為了想要進步得快一點,而犯了所有錯誤中最基本的一項:過度訓練,非但沒有跑得更快,還讓自己受傷。
造成運動傷害的第二種因素是「排列」(alignment),按字面上的意思:「在跑步過程中應該讓身體保持在一直線上(呈直線排列)。」那些具有完美身材比例的運動員,天生就有筆直的腿、脊骨與手臂,所以他們很少發生受傷的情況。
第三種因素是「扭傷」,它比較少發生在跑者身上,但卻在高爾夫球、體操或排球選手身上經常發生。
第四種因素是「速度」,也就是跑太快了,此種錯誤常常是因為跑者太急於從基礎的距離訓練轉移到間歇訓練的緣故。
還有其他特殊的因素會造成跑步的運動傷害,包括路面與鞋子。這些林林總總的因素可能分別或同時一起導致或增加傷害的發生。當然,跑步的時候,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會帶來麻煩,但我認為這些因素仍然遺漏了最重要的一點。
在所有的研究當中,並沒有把運動傷害和跑步技術連結在一起。像打網球這種使用球拍的運動,專業教練或許從球員發球的瑕疵,就能馬上指出該瑕疵會造成肩膀的傷害。但跑步並沒有公認的正確動作,所以很難界定哪種跑步模式可能會導致哪類的傷害。
況且,若絕大部分的業餘跑者都是自我訓練,就很少有機會被指正錯誤或做專業的調整。即使有專業的教練,教練可能只指導某些部分,而且還得看教練本身的執教風格、知識、經驗,以及個人偏好。
這造成一種非常奇怪的情況:關於跑步的研究持續發表,跑鞋也已經大大地改良,一般的跑者也比從前知道更多關於訓練與比賽的知識,但是因跑步而受傷的頻率一點也沒有改變!這不就顯示跑者在跑步的準備中缺了某個重要的環節嗎?
單就常理便能清楚地明白,正確與完整的跑步模式不僅直接影響你的跑步水準,同時也是預防受傷的有效方法。
我們先來看以下的假設:身體某個部位一受傷,這個傷其實會構成全身部位的機能故障。當身體的運作正常,全部的系統都在正確的規律與調和下執行,應該就不會受傷。但只要這個機制一有閃失,身體正常運作的模式被打破了,身體的某部分就會開始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