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職是創造而非失去——女性主義作家許菁芳:我有足夠時間完成一生想做的事

2023-04-26 10:00

? 人氣

「人的一生沒有辦法做非常多產品,我就是把知識工作做好,小孩子養好,這一生也就差不多。」她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40、50歲的時候,如果有機會像麗君那樣再出來奉獻(編按:台灣前文化部長鄭麗君),我覺得也很不錯,但那是之後的事。」另一位讓她深受啟發的女性人物是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Pelosi 生了五個小孩子之後才出來從政,你看她現在80歲,穿著粉紅色套裝及細跟高跟鞋,健步如飛,仍然非常有影響力 。」

延伸閱讀

許菁芳說,不是每個女人都要生小孩,但是她從這些女性前輩身上發現,當了媽媽還是有機會「把每一階段的事情做好,把所有想做的事情做到」。

「人生很長,女性的平均壽命又比男生長一截,放在整個人生的 scale 來看,我有足夠的時間去把我這一生要做的事情都做完 。」

什麼是「女性主義」?日常裡實踐各種可能性

採訪尾聲,許菁芳意味深長地指出,我的問題「很有趣」:我似乎假設母職是一種「負擔」,好像一個女人的人生應該以職涯為中心,母職則是來競爭她精力和注意力的附加產品。

坦白說,我確實沒有預料,前來採訪女性主義前輩如何兼顧家庭與工作,會得到「工作產能退讓給母職也很合理」的答案。

許菁芳反問我:「你覺得什麼是女性主義?」她的語氣溫柔舒緩,觀察卻敏銳又一語中的。她理解我潛意識裡對母職的敵意從何而來:父權社會千百年來壓抑女性走入公領域,而女性好不容易走出家庭,卻因母職選擇放下公領域成就,豈不可惜?

但她用自身經驗告訴我,女性主義要拒絕的不是母職本身,而是拒絕任何「女生應該如何」的單一想像。所謂女性主義,不就是在日常裡實踐各種可能性嗎?

「我可能要比男性學者更努力一些才能獲得肯定,但我已經這麼優秀了,我不介意多優秀一點,」許菁芳笑道。她不擔心自己的職場成就,反倒珍重那些父權社會不重視的工作,例如母職和照護。她看見的,不是女人因為母職失去了什麼,而是她們因為母職創造了什麼。

「每個女人的一生,都可以自由選擇跟組合自己的 identity,因為人的一生本來就是各式各樣的創造,」她說,「 也許我們可以更加平等地來理解女性各式各樣的角色。 」

「當然,關於母職還是有很多受害犧牲的集體記憶,但是創傷要在創傷裡療癒,」許菁芳說,「做媽媽可以是一件很 powerful 的事。在我們現在的時代意義下,尤其如此。」

(完)


廣告揭露

世界走走與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婦權基金會攜手合作,延續「菁英媽媽的選擇」系列專輯,繼續分享關於母職與職涯交會點的生命故事,盼望所有已經踏入或尚未婚育的女性,都能從她們的故事中找到自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