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內完成都更!老屋整建成本大公開,「補助百萬」藏數字陷阱

2023-05-24 09:40

? 人氣

延伸閱讀:北市30年以上老屋逾7成!楊永明喊出「都更是國安議題」,邀請專家解析關鍵問題

工料上漲 增建成本增

陳肇勳指出,增建一座電梯,除升降機設備以外,還有原料(鋼骨、外牆、玻璃、窗戶、水電)、建築師設計、營造管銷等成本,近年營建工料漲勢明顯,在大台北增建一座電梯的總工程經費,已從三、四年前的500萬元左右,上漲至600萬到650萬元之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說工程總經費大漲百萬,在政府補助協助下,每戶住戶負擔金額仍可低於一百萬元。以總工程經費600萬元計算,減去台北市現階段最高補助金250萬元後,即便老屋採取前段提到的「樓層遞增法」,負擔比例最高的五樓兩戶,平均一戶僅需支付70萬元。且一切順利的話,增設電梯工程約一年到一年二個月左右,便能完工。

結構補強 軟弱層優先

除了增建電梯解決老公寓不便長者出入的問題,建築結構耐震能力不足也是民眾決定長居老屋時,需優先排除的隱憂。政策鼓勵老屋進行全棟結構補強,但因為所需經費較高昂、施工面積較大且施工期間易影響住戶起居,大規模的結構補強,總容易讓民眾打退堂鼓。

對此,中央政府開闢了第二種選擇,讓無法全棟完整補強,結構上又存在軟弱層問題的老屋,可以藉由「私有建築物耐震補強補助」,補強建築結構特別脆弱的部分。

根據補助要點,一般情況下,每棟建築最高可獲得總補強費用45%補助,並依施作層面積大小,補助上限有300萬和450萬元的差異。但如果申請補強的建築物有潛在危險疑慮(如耐震初評結果危險度總分大於45分),經行政機關審查同意,建築最高可獲得總補強費用85%的補助金,補助上限也提高至450萬元。

民眾負擔 降至15%

國研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震中心)私有建築物耐震弱層補強專案辦公室觀察到,在目前已提出申請的案件中,多數可取得總補強工程85%經費補助,使民眾自負額降至15%。

國研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物組研究員、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暨研究所合聘副教授邱聰智指出,針對軟弱層進行補強,可以使施工範圍縮小到只有底層或公共空間,所以多數案例中,施工期間住戶仍可維持正常生活,不用特意搬遷,顯示耐震弱層補強在提升建築耐震能力的同時,又可照顧民眾居住需求的雙贏模式。

耐震弱層補強可概分為基礎版A方案,以及進階版B方案,前者針對軟弱層施作耐震補強,後者除補救軟弱層外,更將目標建築的耐震能力提升至新建物耐震能力標準的八成以上。

工程經費 一戶5萬內

以一棟五層樓雙拼公寓(單層二戶、總計十戶)為例,用施作層面計算,A方案每平方米工程費用約六千至八千元,如果施作面積約二百平方米,扣除政府85%補助金後,每戶住戶的自付額約二萬元上下。B方案因施作範圍較大,工程單價會較A方案低一些,每平方米工程費用約四千至六千元左右,假設施作面積約六百平方米,並爭取到85%補助,分攤下來,每戶住戶僅需支付四至五萬元。

至於工程期長,A方案約三個月,B方案需六個月可完工,實務上,部分個案因為一併進行裝修或是外牆修飾,工期會拉長一些。

由於過往勘災經驗顯示,部分老屋因存在明顯軟弱層問題,導致底層倒塌、崩塌,邱聰智建議,九二一地震前興建的老屋,可先進行耐震能力評估,如有需要補強,再進一步選擇適合的補強對策。相較於比將老屋打掉重建,耐震弱層補強是提升建築耐震能力費用較便宜、工期較短的選項。

整建維護 成本相對低

談及老屋重建,高齡者容易因認為自己等不到、負擔不起而產生抗拒,寧願繼續生活在陳舊且危險的老屋,然而,都市更新從不只有「重建」,透過「整建維護」翻修老屋,一樣能提升建築安全及居住品質,對於選擇在地安老的高齡者而言,是時間及金錢成本相對低的選項。目前也有老社區會在整合重建意願期間,先實施軟弱層補強,及早提升建物耐震能力,排除隱患。

(文/成采錡)

老屋增設電梯補助方案(圖/住展房屋網)
老屋增設電梯補助方案(圖/住展房屋網)
耐震弱層補強方案比較(圖/住展房屋網)
耐震弱層補強方案比較(圖/住展房屋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住展房屋網,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