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員工常換工作?張忠謀:股票分紅制有缺陷,國外「股票選擇權」讓人上班致富

2023-06-29 09:40

? 人氣

延伸閱讀:「當年政府不是很甘願投資!」張忠謀揭台積電創辦秘辛 背後推手是他「獨排眾議買48%股份」

張忠謀認為,台灣的股票制度的基本是「每張發行的股票都要有主人」,所以資金不能有「庫藏股」,雖然現在立法院正在審議開放庫藏股制度(編按:立法院於2000年三讀通過開放公司買回自家股票的庫藏股制度),但即使有了庫藏股制度,也不能解決股票選擇權的問題。舉例來說,一家美國中型公司每次提供員工股票選擇權的數量是總股數的3%左右,以這個比率來假設台積電每年購回市場上的股票發給員工,那麼台積電市值約新台幣五千億元,每年買回3%,就要一百五十億元,假如真的要以如此價格購回,台積電新廠也不用蓋了,南科也不用去了,故光有庫藏股是不可行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公司如何準備庫藏股的股票呢?張忠謀說,就像中央銀行有權印鈔票一樣,美國公司可以多印一些股票,每次大概三、四年中間多印10%股票,雖然造成股東權益稀釋,但都要經股東大會通過,在公開發行新股票時,保留一部分做為股票選擇權之用。

具備驚奇效果的獎勵 最有效

反過來看,台灣制度是每張股票都要有主人,故只能以盈餘轉增資的方式代替。員工分紅配股是最近十幾年科學園區發展出的現象,因為台灣沒有股票選擇權,所以變通辦法就是以每年盈餘提撥一部分在盈餘轉增資時,讓員工同時轉增資。假設公司今年盈餘一百億元,以其中10%作為員工紅利,就有面值十億元的股票發給員工,員工拿股票時不必付稅,這筆股票的市值又數倍於面值,賣出時是以面值課稅,實在是給員工很大的好處,也算是台灣的創新之舉,員工當然很開心。

美國很多大公司的董事會內,都會設置一「薪酬委員會」,由兩、三位董事負責擬定高階管理人的底薪及股票選擇權。張忠謀說,他也曾擔任多家公司董事會中的這項職務。接著他就列出一份由加州矽谷《聖荷西水星報》曾刊登的統計表,比較美國知名大型科技公司高階主管97年度的年薪及股票選擇權總數。

張忠謀針對這份收入表與學生討論的人是超微董事長桑德斯(Jerry Sanders),他在1997年的年薪為234萬美元,出售股票選擇權後的現金總額卻高達1585萬美元,因此他全年總收入為1820多萬美元。雖然超微在過去幾年的獲利並不理想,好幾年不賺錢,但是這五年之中總有一個時間的股價高於當初公司指定價,只要看對時機賣出,自然大賺一筆。

張忠謀再點名統計表中蘋果電腦、全球IC設備第一大廠應用材料、電子設計軟體公司Avant!及益華電腦(Cadence)、惠普電腦、網路大廠思科(Cisco)、英特爾等公司高階主管的全年收入進行描述。例如有些公司營運狀況不佳時,高階主管底薪雖高,但是股票選擇權售出的金額就不高,有時甚至全年掛零。有些規模雖小但是成長迅速的公司,其主管底薪金額或許不高,但是因營運表現好反映在股價上,高階經理人售出股票選擇權所獲得的現金,可能要比聲譽佳的大公司經理人待遇還要好。

張忠謀也點名其中益華電腦的前任董事長Joseph Costello,他在1997年辭去益華電腦職務,也賣出手中選擇權的股票,獲利6600多萬美元,離職前整筆賣出賺了不少。張忠謀回憶Costello曾請他吃飯,暢談晶圓代工業要善加利用IC設計IP的理念,他認為聽Costello說話,就像他在第六堂課中所言,收訊者要比發訊者辛苦得多,Costello在那餐飯中談了很多,張忠謀聽得不輕鬆,不過還是認為內容很充實。

作者介紹:商業周刊

創立於1987年,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以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事蹟與全球產業趨勢,傳遞給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器識:張忠謀打造「護國神山」台積電的經營之道 【增訂版】》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