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次於半導體!金融業是台灣第二大產業,但為何GDP貢獻占比12年來零成長?

2023-11-27 12:40

? 人氣

金融業是台灣第二大產業,GDP貢獻占比卻零成長。(柯承惠攝)

金融業是台灣第二大產業,GDP貢獻占比卻零成長。(柯承惠攝)

金融業占台股市值比重僅次於半導體業,被譽為另一座護國神山,但近12年金融業產值對GDP貢獻比近乎零成長。金融業者分析,金融產業屬政府高度管制的特許事業,銀行規模小,與台積電國際競爭力不能比,「哪家金融業有真正走出去?基本上台灣金融業吸收的資金都是本地的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顯示,2022年台灣名目生產毛額達新台幣22兆6665億元,相比2011年的14兆2622億元,成長8兆4043億元,同時間金融保險業產值自9090億元攀抵至1兆4486億元,成長5396億元。

從占比看,近12年間金融保險業對GDP貢獻始終在6.36%至6.76%間徘徊,2022年金融保險業對GDP貢獻6.41%,更僅較2011年的6.37%微幅增加0.04個百分點,走過12個年頭,金融業產值對GDP貢獻比近乎零成長。

延伸閱讀: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 富邦金攜手五大子公司展現低碳、數位創新力

台灣金融業大多服務本地企業,成長空間有限

一家大型民營銀行主管直言,台灣電子科技業登上國際舞台和全世界競爭,金融業卻是屬於政府高度管制的特許事業,兩者競爭力自然有差。

他舉台積電為例,台灣市場貢獻台積電營收占比不到1成,其他營收均來自國外市場,「但在台灣的金融業,你看不到iBanker,哪家金融業有真正走出去?基本上台灣金融業吸收的資金都是本地的錢」。

這名主管說,像星、港等地,當地金融業服務多是跨國企業而非本地企業,台灣不夠國際化,金融業僅在國內市場分一點點利潤,是金融業產值對GDP貢獻難有大幅躍進的主要原因。

另一家金融業主管提出類似觀點,他認為,英國雜誌The Banker公布全球1000大銀行,台灣在前百大家數掛零,國內銀行業規模都太小、缺乏競爭力,無法擴大跨國業務,是導致產值偏低的原因。

這名主管說,這也導致台積電海外擴廠時,不是台灣金融業先在當地提供奧援,而是台積電或其他台商企業先出去闖,台灣的銀行業再陸續跟去設點,古語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在狀況卻反其道而行。

對於台灣金融業產值比重難以提高因素,金管會官員則認為,相比其他國家,一定有競爭或價格因素影響,國內利差有限、金融業手續費收費低廉,加上金融體系過多資金投資海外有價證券,導致未能在國內創造更多產值,但官員強調,單看一項指標斷定金融發展的競爭力,過於片面。

責任編輯/郭家宏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