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離開,當陽光敗給陰霾,沒想到你會拚命為我撥開。曾想過離開,卻又堅持到現在,熬過了那些旁白、那些姿態、那些傷害。不想離開,當你的笑容綻開,這世界突然填滿色彩。」
這是歌手華晨語的《好想愛這個世界啊》,也是《富都青年》最想用力吶喊出的話。導演王禮霖在訪談時說,「這部電影我想說的是人的愛,因為我覺得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沒有一個支撐你走下去的重要元素,那根本就抵抗不了這個殘酷的社會或者一個不公平的生活。」於是即便鏡頭所對準的是,在首都吉隆坡映襯下顯得灰暗的富都,一對兄弟的遭遇更似是馬來西亞社會底層的悲歌,然而導演王禮霖依舊讓觀眾從中感受到了滿滿的愛,以及從愛中所誕生的希望。
在富都(半山芭)這個位於吉隆坡市中心東南部的一個區域,有著許多老舊社區和古蹟、如在《五月雪》中出現的大華戲院等,是20世紀中下階級的華人主要聚集地,而從90年代開始由於經濟條件的改善逐漸搬往鄰近區域,留下來的空屋後來多由其他東南亞與南亞國家的外勞租借,是現今吉隆坡主要的外勞聚集地,而阿邦與阿迪就住在富都。
前半段從幾處地方可以發現,沒有身分證對住在富都的他們有多麼不方便,不僅找不到合法且薪水好的工作,還得時常遇上警方的臨檢,有出生紙的阿迪還好一點,可連出生紙都沒有的阿邦就只能靠著鄰居通報,趁警方來前從防火巷離開住處,在外遊蕩直到臨檢結束。
也誠如前面提到的,他們既無法去銀行存款,只得將賺來的錢收在盒子裡,就連要租房子都得靠鄰居Money姐幫忙才能成。
住在馬來西亞,太多太多的現實告訴著他們、告訴著觀眾,就算再怎麼努力,只要沒有身分證似乎都是徒勞。可是即使這樣,「當我們活著的時候好好的活著」,會發現到在這陰暗潮濕的日子裡,還是有著許多的善意與美好,是和暗戀的女孩約會、是偶爾的一次生日派對、是鄰居或者來自各方的好意,是無血緣關係的兄弟,在無光的人生裡成為那盞燃著的燭火,替彼此指引前行的道路。
《富都青年》的劇情簡單,與其說是要諷刺或者批判馬來西亞存在許久的社會問題,不如說導演王禮霖更想觀眾看見那些同樣存在、且更值得每個人放在心裡的情感。
電影寫實的描繪著馬來西亞底層社會,沒有因為是電影而擅自把希望帶進富都,而是讓觀眾跟著阿邦與阿迪一起經歷了現實,也讓人深刻體會到這個社會就是如此的不公平。富都裡的每個人誰不是為了生活認真,但卻都因為各種原因遭到異樣眼光看待,就算他們認份的過好自己卻也還是被接踵而來的現實不斷打擊。
在IG上看到香港專欄作家紅眼(redeye777)這樣說著「善良的人都會做錯事,而且就是因為他善良,所以做錯事更不可以原諒。世界從不公平,對善良的人最殘忍。」,在《富都青年》裡善良的人從未得到這個世界溫柔的對待,可不論是阿邦或是不斷幫助他們的社工佳恩,他們依舊願意為這世界付出他們的善良,也許在未來的某天,這些被積累起來的善意終會生長成花,被他們愛著的人、有著同樣經歷的人嚐到甜果,為馬來西亞帶來善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