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將至,Jason幾個出國工作的好友陸續回台,週五晚上約了久違的聚會,由於Jason白天訪客戶得開車出門,晚上老朋友見面酒酣耳熱續攤,結束後原想坐計程車回家,想到隔天傍晚要帶家人出門,又要來回牽車,一陣疲憊感襲來……
台灣的聚餐飲酒文化是拉近彼此距離的方式,遺憾的是,總是會伴隨心存僥倖之人造成的酒駕憾事。這幾年台灣修法趨於嚴格,但仍有少部分慣犯陋習難改,WHO也將酒害防治視為重要議題,不少國家很早就透過與民間合作來解決酒駕議題。以同樣亞洲國家來看,韓國在1981年便開始發展「代駕」產業,大幅降低了酒駕肇事率,韓國更有30萬人從事代駕服務;中國大陸與日本同樣也發展出代駕商業模式,目的都是希望將酒駕問題根絕。
「台灣代駕」如何讓中高階層族群願意交付鑰匙?
台灣的代駕產業是2016年開始發展,2015年成立的「台灣代駕」更是第一家代駕整合科技APP服務的新創公司,至今不僅服務了30萬個客戶,更累積超過100萬趟的代駕,不少餐廳外的藍色圓形招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台灣代駕」執行長劉子莊表示,自己因為家人的酒駕經驗,讓他對酒駕相當痛恨,在創業過程中透過了解韓國的代駕市場,原來從事電商產業的他,毅然決然投入二度創業;他認為代駕絕對有機會改變台灣的酒駕文化,更是深具發展潛力的新服務。
現行「台灣代駕」佔了台灣六成市場,更與熱炒店、餐廳、酒吧、五星級飯店兩千多個店家都有合作,看似穩坐一哥的寶座,但劉子莊表示,創新的路並不好走,一方面要建立新的消費型態不容易,另外就是代駕需要高度信任的關係,更需要長期溝通。「試想如果是中高階層的客戶,必須讓一個陌生的司機不僅要會開他的車,而且送到最隱密的家,需要多大的安全感。」
高招募標準,因為是最需安全感的服務
劉子莊創業初期可說挫折不斷,一開始從台北試行,由於一般民眾對代駕陌生,每天只有不到三筆訂單,司機也跑光,後來轉而先切入主要需求場域像是熱炒店、餐廳等,經過一年半的營運花了上千萬的成本才慢慢走出一條路。
劉子莊漸漸發現,費用是民眾的考量點沒錯,但如何讓中高階客群願意尋求服務更是關鍵。代駕服務最重要的角色是司機,「台灣代駕」以極高的招募標準,司機除了要有職業駕照、五年以上駕齡為基本條件,更要具備終身的無肇事紀錄與良民證,面試過程更要經過EQ測試確認其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等,也因此錄取率幾乎不到五成。
對「台灣代駕」來說,服務的是人,司機不只是司機,而是最專業、提供安心服務的「機師」。在這樣嚴格標準下,透過精簡各項費用,盡可能的讓利給用戶與司機,因應這樣的調整,從一開始只有130位的司機,到現在已有四千多名,全職且符合條件的司機月薪更能達到6~8萬;透過整合資源與優化服務,目前「台灣代駕」的市場已從北部擴大到六都,每月媒合的服務更超過三萬趟。
整合產業發展、扎根人才,期望帶動台灣軟實力
「台灣代駕」不僅是服務業,放眼望去幾乎七成以上都是工程師的團隊,就能了解APP的服務不斷優化更是重點。為更貼近市場需求,目前「台灣代駕」的價格訂在三公里內起步價300元(3公里內)、3~10公里則為450元,相較於一般計程車代駕1000元起跳的標準與差異化的司機服務,民眾回頭率可達到3~4成。
未來「台灣代駕」也會因應更多元的需求,增加商務、長途甚至是銀髮族健康管理接送、驗車服務等不同服務面向,同時強化女性顧客的需求,培養女駕駛服務來讓女性顧客更安心。劉子莊也期許透過這樣在地產業的耕耘,帶來的良好市場型態,讓代駕也能成為另一種的台灣軟實力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