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人來來去去,隨著年齡的成長,能和自己好好相處的朋友應該越來越收斂、越來越精華。區分身邊的這個人,到底是歸在蛋黃區的摯友、蛋白區的好友、蛋殼區的點頭之交,還是其實根本可以被歸類在蛋盒區,根本不值得我們去費精力、耗心神。知名作家彭菊仙,分享三大類會被他歸在蛋黃區,值得好好珍惜的摯友。
岑參詩云:「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自古好朋友都有這一幕:同飲共醉,不醉不歸。
白居易詩云:「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不僅要親手倒酒,還要一起唱歌。
杜甫詩云:「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哪夠?都說:「酒逢知己千杯少。」
蘇軾詩云:「相逢一醉是前緣。」能一起談笑共醉,豈止是今世之知己,還可推往前世今生啊。
哪個詩人墨客不需要和朋友把酒言歡,連鄉間庶民都要「把酒話桑麻」,吃吃喝喝,就是打開心扉彼此靠近的最佳觸媒。
男人話比女人少,集中於國事與女人、運動與品酒,談完了不怕滿空氣尷尬句點。觥籌交錯,場子更熱,來,乎乾啦!女人聚在一起更需要吃吃喝喝,因為話題總是不規則跳躍、失控的多線發展,每個人爭相發言,搶不到話的人,至少可以吃吃喝喝、空出雙耳、拍手叫好。
故,儘管人們說,愈老愈要斷捨離,社交更要斷捨離,但能一起在「吃喝說笑」磁場上接近的朋友,儘管言不及義、胡說八道、胡吃海喝,都不會在我「斷捨離的朋友清單」上,畢竟人生後半一路衰老已經夠悲摧,怎忍心刪除這一處歡樂「搖滾區」呢?
珍惜「蛋黃區」朋友,注意「蛋白區」升值行情
人類學家鄧巴(Robin Dunbar)提出,每個人至多只能和一百五十位朋友保持穩定的人際關係,超出這個數字,多半就是點頭之交,稱不上是朋友。不過,這一百五十人,其實也非全都是親密摯友,很多連「普通朋友」都稱不上。
鄧巴提出:一個人一生平均只有五個親密摯友;聽到你離開人世會傷心到哭泣的,平均只有十五個人;互動比較頻繁的,平均約五十人。我用淺顯易懂的房市夯詞來做個區分:
蛋黃區中的蛋黃區:五人
蛋黃區:十五人
蛋白區:五十人
蛋殼區:一百五十人
其他,只知其名、無所來往的就落在「蛋盒區」啦!
留在我「蛋黃區」的親友,約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心靈導師類:
只要遇上解不開的結,這些親友就是我的明燈。他們的特質是,通達事理、心思細膩、人生經驗豐富、有智慧。重要的是:「我」之所欲,常在「他」心;我飢他飢,我溺他溺,同理心特強。更重要的是,他們絕對值得信賴,並百分之百維護我的隱私,這類朋友堪比心理諮商師,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他們徹底了解我、保護我,懂得用專屬配方安慰我、開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