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商場是何時拆除的?台北最大的綜合購物廣場為何沒落?懷舊達人分享興衰歷史

2024-07-27 10:00

? 人氣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來自中國大陸各地的小吃,例如「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原本台北市政府計劃就此將中華商場收回拆除,但在租戶的要求下又續約4年。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5年5月1日,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劃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1992年10月20日,八棟中華商場開始在怪手的無情攻擊下,一一被夷為平地;在這一剎那消失的,不只是建築物,還有我小學同學的家,以及許許多多美好回憶之所在。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圖/取自健行)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圖/健行提供)

作者簡介|張哲生

1972年生,一個用懷舊展望未來的艋舺大叔;長期研究台灣近代史,對記錄台灣人文不遺餘力,並於網路從事懷舊分享近30年,其臉書專頁追蹤者逾30萬,被譽為懷舊大師;著有《飛呀!科學小飛俠》、《年記1972》和《回到華燈初上時》等書;從小就愛畫畫的張哲生,終於在2024年完成了這本結合其文史研究與親筆手繪的懷舊圖文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健行《台北拾遺SweetTaipei︰哲生的41幀台北印象》(原標題:01中華商場)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