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薪資低於男性,真的是因為性別偏見?變性研究:男變女後,薪資平均降低近30%

2024-07-26 12:40

? 人氣

麥克羅斯基和巴瑞斯只不過是兩筆資料點,克莉絲汀.舒爾特(Kristen Schilt)和馬修.魏斯沃(Matthew Wiswall)這兩位研究學者想要有系統地檢視,那些在成年後變性的人所賺得的薪資,是否發生了什麼改變。這跟我們先前建議的實驗方法有很大差別,畢竟,這些變性者並不是一個隨機樣本,他們在變性前和變性後也不是典型的女人或男人,不過,這兩位學者的研究結果仍然令人感興趣。舒爾特和魏斯沃發現,女人在變性為男人後,賺的錢比變性前稍高,反觀男人在變性為女人後,平均而言,所賺的薪資比變性前低了近三分之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過,對此結論必須要注意。首先,這兩位學者的樣本很小,只有14位「男變女」和24位「女變男」變性人接受調查。此外,兩位學者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招募自變性人研討會,這使得這些研究對象成為麥克羅斯基所謂的「專業變性人」(professional gender crossers)類別,他們未必具有代表性。

麥克羅斯基指出:「人們往往以為,當你變性為女人後,並非開始好好過妳的新生活,而是繼續回頭看過去的話,妳將不會成為工作領域中最成功的人。」(她是改變了性別,但變性並不會改變她的經濟學家身分啊!)

作者介紹

史帝文.李維特(Steven D. Levitt)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William B. Ogden榮譽終身教授。李維特在2003年獲頒「約翰.貝茲.克拉克獎」,該獎項是頒發給4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許多贏得此殊榮的經濟學家後來也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時代》雜誌將李維特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百大人物」,《經濟學人》亦評選他為經濟學界的八位明日之星。

李維特的研究與論述不僅使艱澀深奧的經濟學變得更平易近人、饒富趣味,也啟發人們更深入思考社會與日常生活中,許多看似怪誕現象背後的道理與深義,並進而省思政策與措施的成效和影響性。他與杜伯納合著的前一本作品《蘋果橘子經濟學》,至今已在全球以35種語言銷售,超過400萬冊。

史帝芬.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

前《紐約時報雜誌》作家與編輯,為《紐約時報》、《紐約客》等知名報章雜誌撰文,出版多本著作。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15週年長銷紀念版)》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