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媒指出,由於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關稅、武漢肺炎疫情擾亂供應鏈、俄烏衝突推升物價等因素,中國大宗商品進口量在去年激增16%。有專家表示,中國確保糧食安全的囤積行為,背後恐怕是與針對台灣的軍事行動有關。
根據《經濟學人》報導,近年發生的三大事件促使中國政府加緊增加庫存:第一件事是2018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關稅,導致中國對美國大豆徵收報復性關稅;第二件事是武漢肺炎疫情擾亂供應鏈並推高成本;第三件事俄烏衝突推升物價並引發美國禁運擔憂。
備戰攻台!戰時糧食安全隱憂促中提升自給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多次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並要求加強對糧食供應的監控。中國對糧食的進口依賴嚴重,尤其是大豆就有高達85%的需求仰賴進口。然而中國的糧食安全還面臨三大隱憂,這些問題可能成為中國的一大戰略弱點。
1.首先為中國的糧食自給率持續下降,據中國宏觀經濟發展論壇報告指出,現在中國的食物中超過三分之一依賴進口,自給率從2000年的93.6%降至65.8%。
2.其次中國農地退耕還林和城市化進程也威脅著糧食安全,俄亥俄州立大學食品、農業和生物工程教授曼克爾Karen Mancl指出,中國在過去10年內失去了5%的耕地,對糧食生產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3.最後是中國對外依賴程度高,尤其是從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地進口糧食,美國是中國最大的糧食進口來源國,占比達37.3%。此外中國還擔心未來戰時海上貿易路線可能被封鎖,這都將進一步威脅糧食供應。
義大利國家安全問題專家Domenico Parisi曾指出,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可能會因對台灣的軍事行動而加劇,如果發生衝突,關鍵航道麻六甲或荷姆茲海峽可能會被封鎖,將會嚴重影響中國食品進口。為此中國計劃到2032年實現90%的糧食自產以提升自給率,接近2000年的水平。
除了增加糧食自產外,中國也正積極增加戰略糧食庫存的囤儲規模。美國農業部預測,目前中國的小麥和玉米庫存將分別佔全球的51%和67%,比2018年增加5至10個百分點,大豆庫存也翻了一番,預計將達到4200萬噸。
憂戰時美國資源禁運影響 中國猛提戰略資源儲量
除了糧食安全,中國對外國資源的依賴程度也相當高。雖然中國是多種金屬的精煉中心,但原料大部分依賴進口,如鋁礬土和鈷,另外能源方面中國雖然擁有大量煤炭,但仍需進口40%的天然氣和70%的原油。
報導指出,中國國家統計局已停止發佈大宗商品庫存數據,但自2020年以來,中國原油儲存能力從17億桶增至20億桶,並預計原油庫存將達到13億桶,足以滿足115天的需求。天然氣儲存也在增長,2020年達到150億立方公尺,目標明年達550億立方公尺。
根據Panmure Liberum銀行的估算,中國自2018年以來累積的庫存足以滿足年需求的35%至133%。美國國防部前分析師柯林斯表示,這種囤積行為與中國的軍事建設相比,非常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