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在台灣起源於1950年,為防止商家逃稅和增加國庫稅收所設計。不過,近日就有網友好奇,到底為何要叫「統一發票」,而不是發票?引起不少網上熱議。對此,有熱心網友科普解答,只是為了統一格式才如此命名。
統一發票為什麼要加「統一」2個字?
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好奇發問「統一發票為何要叫統一,發票不就好了?」引起廣大討論迴響,不少人認為該網友拋出這問題是在挑起敏感議題,並紛紛開酸「那你們台派是不是就不能用統一發票了,不然這樣是辱台耶」、「統一獅為什麼叫統一,獅子隊不就好了」、「中國石油也建議改台灣石油好了」、「統一這個詞不是只有一種意思耶」。
內行人揭背後原因!
不過,留言串中也有少數網友解答,統一發票取名的真正緣由,「統一是指格式,我真的遲早受不了這些文章」、「是為了徵收營業稅而設立的。在沒設立前,各營業處所是自行開給收據,這就讓很多店家可以鑽漏洞也造成糾紛(給付金額和實收金額不同),所以財政部才制定這個統一,給所有商家使用的標準式收據」。
此外,也有人指出,真正含有統一意涵的日常用品,「藍芽(Bluetooth)的名稱來源,便是統一分裂的挪威、丹麥的丹麥國王藍牙哈拉爾,這是真的跟統一有關,你是不是也不要用了。」
事實上,據了解,「統一發票」的名稱由來,是因為該憑證上必須記載開立者的統一編號而得名。編號則是該商店於台灣營利事業機構的個別法人身分代號,是一組8位數字。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