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預計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讓許多屆退與退休人士擔心的是,面對高度通貨膨脹,以及人愈活愈久、錢愈來愈薄的狀況下,如何完美規劃人生的下半場?台灣人壽及政治大學商學院共同舉辦2024「銀髮金融論壇」,以「銀經濟・智未來」為主題,邀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里茲(Joseph E.Stiglitz)及國內金融保險、智慧醫療各界跨領域專家,為政府政策、個人退休規畫提出建言。
行政院祕書長龔明鑫在開幕致詞中強調,身體健康、吃穿沒問題,是退休後要活得有品質的兩大關鍵,因此如何在還有所得收入的階段,提前規劃退休生活,就顯得至關重要。
台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指出,老化成為全球重要議題、國安問題,因此台灣人壽連續6年與政大合作,透過問卷調查了解國人對老化的認知、準備及心態上,所需要的環境,並將調查分析結果提供給政府作為擬定未來政策的參考,同時也探知國人是否做好退休準備。
面對低薪高通膨衝擊 諾貝爾經濟學家鼓勵活化中高齡人力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主講「銀向健康老化・投資無齡未來」時表示,政府將推動更積極的健康與照護政策,不但要讓國人活更久,更要在人生旅途的每個階段,都能快樂有尊嚴,讓國人健康餘命再提升。
重量級卡司史蒂格里茲跨海視訊開講指出,他觀察台灣65歲以上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低於美日韓1到3倍,隨著人越活越長壽,應該要鼓勵更多中高齡者再度就業並留在勞動市場。他也鼓勵大眾務必審慎檢視自己的人力資本與財務資本,並且要同時評估賺取收入的能力與資產累積的能力;此外,投資必須要多元化,「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退休三大指數首度全數下滑 國人退休準備心有餘卻力不足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黃泓智發布「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調查結果時指出,2024年退休觀察三大指數齊跌,包括「退休信心指數」下跌到不及格的56分,「退休充裕指數」、「退休生活滿意指數」更創5年來的新低,並且退休準備年齡則延後至38歲,顯示在低薪、高通膨的時代裡,國人退休準備很難超前部署,且心有餘卻力不足。
在國人關心的健保與長照議題上,則有56.7%民眾自認長照準備不充裕;56%民眾支持政府採用健保模式,開辦全民長照保險。面對醫療費用逐年走高,53.6%民眾對健保財務健全沒信心,他們主要擔心昂貴自費項目愈來愈多、健保給付藥品及醫療品質不佳、健保負擔增加。在分擔自費醫療支付上,61.5%民眾願意購買保險補足自費開支,57.5%民眾每年支出醫療保險費落在2.5萬元,其中最多人投保住院醫療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