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絕望的90後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2015-06-09 05:40

? 人氣

馬佳佳TED演講〈絕望的大學生》畫面。

馬佳佳TED演講〈絕望的大學生》畫面。

【一】

古人留給我們一些所謂的人生哲理,比如「沉默是金」、「難得糊塗」等,實際上有問題。之所以要沉默,要糊塗,是因為在古代的知識框架中,有些社會問題是無解的。古人的教誨只能提升個人的境界——或者說是忍耐程度,可是,如果將社會看作一個肌體,這種犬儒的姿態是無法真正地舒緩社會治理難題。翻開中國歷史,東方智慧避免不了大規模的社會災難,避免不了層出不窮的腐敗和權力爭奪,避免不了在鴉片戰爭之後的迅速潰敗。恪守所謂的生存智慧,你逃離不了困境,社會也逃離不了困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東方智慧是好東西——僅僅作為美學語言。如果對公共生活有所關切,我們應當坦蕩蕩地具體問題,獨立思考,率性表達。對待社會科學,就應當用科學的態度。東西文明的交匯,帶來了現代社會科學的理論與分析方法,讓我們脫離無棱兩可的美學語言,更精確地定義我們的概念,更科學客觀地審視這個世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得以在一個橫向的空間中進行國別比較研究,分享各種思潮與話語。互聯網的普及給了民眾一個達成共識的機會,在那種似是而非的所謂生存智慧的背後,逐漸觸摸到我們依舊粗鄙、蒙昧的部分。

新一代的年輕人,尤其是受過良好教育、有過留洋經歷的年輕人,正大批進入這個體系之中。這是一代人的痛苦,充滿著夢想的破滅之聲和人格的巨大變化。有人將此解讀為教育與社會不能對接,也有人將此文學地表述為「理性與現實的必然碰撞」。實際上,其本質是社會沉屙的存在一直在拒絕改良,舊文化和舊觀念的巨大慣性依然在綁架著中國人。但這也是一個新的開始,人們在努力地尋求共識和真相,種種觀念霧霾,比如「凡事賴國情」、「凡事賴人口」等論調,在慢慢地打破。互聯網正在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我們終於得以睜開眼睛。

現在,到了與這個世界談談的時候了。

【二】

我們頭上頂著21世紀的太陽,按理說,這是極好的。

但是抬頭一看,依然有霧霾。

我們生長在一個追求共識的時代,按理說,這也是極好的。

但是我們依然充滿恐懼。80後年輕人很快鎩羽而歸。不少人患得患失。我想起許知遠經典的形容:「那些憂傷的年輕人」。能不憂傷嗎?經歷了一次次的幻滅,從豪情萬丈到被人唾棄,從為中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青年,最後變成生存奴隸——各種「狗」。這不是一個悲劇,而是無數個悲劇。

九0後難道真的就絕望了嗎?(騰訊大家網)
九0後難道真的就絕望了嗎?(騰訊大家網)

在與年輕人分享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85後的女生。她在湖北某市擔任公務員期間,表示最難熬的是會議,通常沒有實際內容,但卻在不安中度過,時刻準備著妥善地表態。發言時,她特別留意人們的呼吸聲。因為表態妥當與否,人們不會直接說,但呼吸的節奏是最誠實的,人們的情緒變化可以從中感受得出來。人人戴著假面,極為默契地玩著同一個遊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