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醫師專科訓練是很長的訓練過程和扎實的培訓規範。
醫學系的一到四年是基礎課程,包括大體解剖、生理學、藥理學、病理學等基礎醫學課程;我讀醫學院的年代,大五是在學校的最後一年,可能一早到下午,就包括婦產科、內科、外科、小兒科等好幾個專科課程,快到期中考時,每週都「生」出幾十本的「共同筆記」。
為了準備考試而連續數天沒睡的日常,從醫學系第一年就開始。別人說大學是「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 的諧音),這在醫學院根本不存在。
現在的醫學院制度是醫學系念六年,但大五時就進醫院擔任臨床醫學生。在我那個年代,則是施行大六第一年實習(intern 1,有些醫院則是見習clerk),大七第二年實習(intern 2)的制度,如此兩年都是實習醫師,等於醫院多了一倍可以擔任第一線臨床工作的人力。或許現在的年輕人會說這是「剝削」或「廉價勞工」(當時月薪兩萬元),因為一進臨床就投入第一線的壓力真的極大,但我個人認為,這麼做能盡早練習判斷處置,甚至著手縫傷口、拆釘等技術處置,況且,在每天都極端高壓和緊張的情況下,能力成長得非常快速。壓力使煤炭有機會變成鑽石,當然,每年也都有醫學生最後成為被壓碎的煤炭。
也就是說,醫學系總計七年,前五年在學校學習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後兩年進醫院擔任實習醫師(intern doctor),等於是五月的最後一天還在學校K講義,六月的第一天就進醫院實習了。剛從學校進入醫院的實習醫師小菜鳥,別說專業上一問三不知了,光是醫院裡的門診、病房、開刀房、檢查室就可以讓實習醫師一天迷路好幾次,更別提面對病人問病史、寫病歷、抽血換藥,加上每天早上七點半,必須準時參加晨會報告個案,每檯手術開始前要先進刀房完成消毒程序做準備,手術結束後要填單寫記錄送檢體……所有臨床的一切,就是一邊摸索一邊學。
實習醫師之外, 醫院中的「科」 配置, 通常會有科部主任、次專科主任和主治醫師(attending physician)群,這些是除了醫師執照之外,還完成了專科醫師訓練並領有資格的醫師;也就是你會在醫院裡看到的,穿著「長白袍」、看門診收治病人、主責病人,每天查房時神氣地走在前面的醫師,稱為visiting staff,簡稱VS。
接下來是總住院醫師(chief resident),簡稱總醫師(CR),其實就是最資深的住院醫師,他們除了繼續接受專科能力的最終極訓練之外,也要負責代理主治醫師的一些業務,更要負責全科的行政事務,例如每個月的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排班、每天開刀房的刀序、科際之間會診、溝通協調、醫院行政會議、住院醫師訓練、實習醫師教學等等。聽起來總醫師掌握許多權力,可是一方面要準備自己的專科醫師考試,二方面要負責全科所有事務,不但壓力大,而且各種科內和科際間很難協調的事情,都是由總醫師承擔下來,其實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