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ome從一個小型網站發展為年營業額數百億的電商巨頭,但商場如戰場,再強大的帝國也會遇到挑戰者,2015年蝦皮的出現,就像一匹狼闖入了PChome的地盤,年輕、敏捷、懂得社交的蝦皮,迅速搶佔了市場,使PChome不得不一起投入戰局。
PChome遇到何種困境?為何一路被MOMO、蝦皮打趴?
來自新加坡的蝦皮於2015年10月進軍台灣,憑藉雄厚的資本實力,推出令人驚艷的市場策略「免運費」與「零手續費」,賣家能以更低成本銷售商品,消費者則能享受前所未有的優惠價格。這個商業模式雖然讓蝦皮耗費重金,但效益驚人,短短不到兩年,蝦皮就打造出擁有千萬會員、月訂單量高達八百萬筆的龐大帝國,這項成績不僅顛覆了台灣電商市場的既有格局,更讓PChome這個老牌電商龍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察覺異狀後詹宏志立即展開全面體檢,仔細檢視公司所有營運數據,包括PChome旗下的露天、商店街和24小時購物的表現,發現表面上數據並未出現明顯衰退,僅是成長動能略為減緩。然而這種表面平靜的假象,讓他更加憂心,深知當消費習慣開始改變時,往往就是市場巨變的前兆。
「領先者不該貿然與追趕者正面對決,應用一個較小的棋子,進行正面拚搏」
面對這個新興對手,詹宏志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暫緩露天的上市計畫,並派出規模較小的商店街與蝦皮正面交鋒,一場三十億的補貼戰就此展開,最後發現消費者根本無忠誠度可言,哪邊便宜就去哪邊。
回首這場電商大戰,詹宏志坦承最大的遺憾是太晚意識到資本市場的重要性。在網路泡沫後的歲月裡,PChome選擇將獲利回饋股東,建立股東信心,而非像新興對手那樣持續募集資金。這個決定,或許造就了一個穩健的企業,卻也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公司在新時代的競爭力。
PChome遭蝦皮猛攻後,又遭受momo夾擊,2021年受惠疫情網購商機爆發,PChome不但沒能搶得先機,反而營收下滑,更在2022年首度出現電商本業負成長,22年來首見。
momo崛起的關鍵在於靈活運用母公司富邦集團的資源優勢。透過結合電信、金融、物流的生態圈戰略,momo成功搶占市場。旗下擁有台灣大哥大龐大會員資源,加上富邦金控提供支付與金融服務,讓消費者享有更完整的購物體驗。
momo不斷砸大錢建置物流中心,全台倉儲面積逐年升高,不僅提升配送效率,更能降低營運成本。PChome雖也投資物流,但規模與效率都不及對手。疫情迎大網購時代,PChome營運卻反而衰退?用戶點破1問題,直批「簡直上個世紀的產物」更多文章
momo善用大數據分析,精準掌握消費者需求,推出個人化推薦服務。其App介面直觀友善,行動支付便利性高,深得年輕族群青睞。PChome則因系統老舊,會員數據未能有效整合運用,漸失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