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台灣的股民總會流行起某些風潮,而這些風潮大多跟配息脫不了關係。遙想「古早」的年代,電信三雄、中鋼是股民們最愛的配息標的。後來改成流行存金融股,理由是金融股大到不能倒,又是特許行業,每年會有穩定的配息。
現在,這股風潮改吹到ETF了,自從國泰投信推出季配息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大受市場歡迎。接著,為了提高配息頻率,許多理財YouTuber教大家自組月配息的ETF組合:購買三檔在不同月份季配息的ETF,就可以組成月月配的ETF投資組合。
當時我就預言,月配息的ETF遲早會出現。果不其然,在2024年的3月,元大推出主打月配息的ETF,再加上以10元的低價發行,「感覺」比較便宜,募集時火熱到金管會都出面關切。
多年不見的朋友小花,在臉書私訊問我,他想把定存解掉去申購這檔ETF,這樣做到底好不好?
身為顧問,當然沒有辦法直接回答小花的問題,尤其對多數人來說,「好不好」的定義是「短期能不能夠賺錢?」那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大概也只有上帝可以回答。
月配息=每月加薪?其實是迷思
月配息真的這麼好嗎?為什麼投資人如此熱衷?這其實是人類的本能,因為人是討厭損失、規避風險的動物,會傾向先拿到獲利,所以當手中的股票有賺錢時,會想要落袋為安。配息也是一樣的概念,即使知道錢只是從左邊口袋拿出來,放到右邊口袋,還是可以產生心理的安定感。
再者,因為增加收益平準金的機制,讓這類季配息、月配息ETF,可以穩定地每季,甚至每月配息,對於投資人來說,就產生相當高的吸引力,讓人有「每月加薪」的美好錯覺。
最後,當報紙新聞、各大網紅、朋友同事都這樣做,就會更加強化,導致一窩蜂的現象。若是不想被新聞媒體搞得暈頭轉向,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理財的目的,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我先向小花說明這件事,但是明顯感覺的到,他不是很想聽⋯⋯。
為何這些ETF可以穩定配息?
不過,你是否會好奇,台股除息旺季都在6∼9月,這些季配型、月配型ETF是怎麼辦到穩定配息的?
事實上,這些「遊戲規則」都清楚地寫在公開說明書裡,只是公開說明書通常多達上百頁,當中又穿插許多專有名詞,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就像六法全書一樣,每一個字都看得懂,但是合在一起就看不懂了。
以下節錄國泰ESG永續高股息ETF的公開說明書:00713、0056、00919...長輩退休想存股要買哪個?內行人力推這2檔!每個月加薪47000元更多文章
也就是說,基金公司完全可以決定分配金額。所以,只要「去年」領到的股利不要一次發完,而是分次逐季慢慢發,就可以達到穩定配息的效果。這樣的做法,大家可能都曾經在成語故事裡看過,我稍稍地做些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