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子島腳踏車環道開建置前,若非親友居住社子島,外地人應該鮮少有機會親訪社子島,對於社子島的認識多半來自於媒體報導,因此提及社子島腦海中浮現出的可能是颱風天淹水及腰的新聞畫面,可能是日前沸沸揚揚的開發計畫,也可能是楊力州導演所執導的紀錄片《看不見的島》,及商周的專輯《幫台北背44年十字架的小島》中,因為政府在規劃都市計劃時長期的忽視及限制,導致社子島發展停滯,及延伸出的結構問題 。
一切要從1963年說起,超級強烈葛樂禮颱風侵襲,大台北地區深受重創,緊鄰淡水河、基隆河的社子島也深受水患之害,1970年在大台北防洪計畫中,社子島就被列為限制發展的滯洪區,未來當洪水來襲時,社子島將成為調節的緩衝地區,減輕台北市區的防洪壓力。
此後45年來,社子島內的建築一律限建、禁建,隨著時光推移,或紅磚老宅年久失修,或家族人口增加,原有房舍漸漸不敷使用,社子島居民只好簡易修補屋舍或是選擇在屋舍旁加蓋鐵皮屋,也因為無法申請門牌,得好幾戶共用水電瓦斯,公共建設、醫療資源等基本生活機能也相對缺乏,政府的禁令嚴重影響到社子島居民的居住品質甚至安全問題。
各媒體多以悲情形象呈現社子島的困境,推波助瀾的加深外界對於社子島邊陲和落後的印象,然而這些現況與問題就是社子島的全貌嗎?若社子島如此不宜居,當地居民們是否會想搬離此地呢?我們訪問了幾位社子島居民,想知道當地居民心中的家鄉又是何種風情?
不像台北的社子島,是幸還是不幸?
在社子島生活了50多年,現任新福安社區發展協 會的理事長的陳先生,過去也曾因為居住限制與淹水問題而想遷離社子島,但在河道整治及社區抽水站建置後,社子島每逢豪雨必淹水、積水的問題已緩解許多,而 與繁榮的市中心相比,社子島悠閒靜謐的生活、鄰里間的人情味也讓他決定繼續留在社子島。
世代務農的社子人阿鑫從小鄰基隆河畔邊成長,,在塭寮居住了近42年頭,談到社子島的變化,他不禁懷念起小時候在河邊抓大肚魚、抓螃蟹、打水漂的童年,或跟著阿公搖槳划舟到基隆河右岸洲美農地協助農作的時光;高速公路開通後,南北的交通運輸更便利,南部大量栽種的蔬果湧入市場,對社子島的農作收益造成莫大影響,農民們只好離農尋求更高的經濟收入,或將土地租賃給小型工廠或物流倉儲使用,廠商在低租金的誘因之下紛紛進駐,演變成現今鐵皮工廠錯落交雜在田園、荒地間的光景;慶幸的是即便如此,社子島的周邊生態依舊豐富,他也期盼未來社子島的發展能兼顧環境共生與保育,不要破壞河岸多元的自然生態,讓社子島成為台北市珍貴的親水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