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建45年的社子島,卻是在地居民心中的「宜居」淨土?

2015-06-15 17:08

? 人氣

社子島福安碼頭,過去的水上交通要道,社區媽媽們也會在此洗衣買菜賣菜。(攝影/謝繕聯)
社子島福安碼頭,過去的水上交通要道,社區媽媽們也會在此洗衣買菜賣菜。(攝影/謝繕聯)

不只中世代住民喜歡「不像台北市」的社子島,目前就讀大一的許同學也表示「小時候因為沒有交通工具,社子島又缺乏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要到市區頗不方便,曾經很想搬離社子島,但現在有機車後,我反而覺得住在社子島很舒服,因為很安靜,不像市區那麼嘈雜,在這裡可以完全放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左圖為社子島居民擔認養的堤防,右為未美化的堤防階梯。(攝影/謝繕聯)
左圖為社子島居民擔認養的堤防,右為未美化的堤防階梯。(攝影/謝繕聯)

開發前,請先聆聽在地居民的心聲

因為政策限制,讓社子島宛如停格在四、五十年代的歲月,鄰里間也維持著早期農業社會的人情味與互助精神,社子島的舊地名也彷彿社子人的共同暗號,牽繫著幾代的記憶與情感,長期參與推動社子島社區發展的謝小姐從小在社子島生長,深深以社子島的溫暖人文風情與自然環境為傲,近幾年他們不斷號召居民們一起認識並維護家鄉的環境,不少居民們都自願長期參與河堤綠美化活動,或是濕地保育的志工,即使「先天」上的條件缺陷,也要盡力將自己的社區打造成更舒適的環境。

談及近來沸沸揚揚的社子島開發方案,她希望政府在規畫時能先與社子島居民溝通,更全面的了解社子島居民的真正需求,解決當務之急的居住問題,並讓每個居民都能保有目前的居住權益,按照目前居住的容積分配未來的空間比例,而非以門牌為標準,因為門牌申請的限制也是前朝的禁令,也希望不論最終拍板定案的開發計畫 為何,所謂的「開發」別改變社子島目前的「宜居」氛圍。

雖然沒有便利商店,但雜貨店或載滿生活用品的小貨卡也供應了社子島居民日常所需,維繫著過去濃濃的人情味。(攝影/謝繕聯)
雖然沒有便利商店,但雜貨店或載滿生活用品的小貨卡也供應了社子島居民日常所需,維繫著過去濃濃的人情味。(攝影/謝繕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