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瑤琪主動脈剝離逝》年輕人也會得!出現3症狀立刻就醫,醫師教2撇步有效預防

2025-03-24 15:46

? 人氣

前交通部長郭瑤琪日前因主動脈剝離離世,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不是只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年輕人也要注意!(示意圖/取自pixabay)

前交通部長郭瑤琪日前因主動脈剝離離世,醫師提醒,主動脈剝離不是只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年輕人也要注意!(示意圖/取自pixabay)

69歲前交通部長郭瑤琪日前因主動脈剝離,緊急送往新光醫院治療,這次主動脈剝離是突發狀況,據傳,郭瑤琪經過緊急手術後入住加護病房,並使用葉克膜。目前院方表示,未經家屬授權,不便透露患者病情和隱私。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粉專表示,相比55歲以上男性,同齡女性主動脈剝離,手術死亡的機率增加42%,女性罹患主動脈剝離時,典型的撕裂胸痛占61%,也可能出現不明原因噁心嘔吐、肩胛間鈍痛、突發式疲倦等,這是因為50歲以上的女性停經後雌激素驟降,使血管彈性蛋白流失加速,因此主動脈剝離的風險,是男性的1.8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另外,醫師也提醒,主動脈剝離不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年輕人也要注意!

什麼是主動脈剝離?

黃軒解釋,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是指主動脈內膜因某些原因撕裂,血液進入內膜與中膜之間,形成真假腔,導致血流異常。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引發主動脈破裂、重要器官缺血甚至死亡。

主動脈剝離通常通發生於中老年人,尤其是50至70歲之間。然而,近年來,主動脈剝離在年輕人中的病例逐漸受到關注,儘管其發生率相對較低,但其致命性和診斷挑戰不容忽視。

為什麼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黃軒解釋,儘管主動脈剝離在年輕人中較為罕見,但其發生通常與以下幾個特定因素相關:

1.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等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

2.高血壓

高血壓,仍是主動脈剝離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即使在年輕人中也不例外。持續的高血壓會對主動脈壁施加過大的壓力,導致內膜撕裂。

3.先天性心的異常

如雙葉式主動脈瓣(Bicuspid Aortic Valve)或主動脈縮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這些結構異常會改變血流動力學,增加主動脈剝離的風險

4.藥物濫用

研究指出,那些濫用等興奮劑,和年輕人主動脈剝離的發生有顯著相關性,可能是因為這些藥物會急劇升高血壓並損害血管壁

5.其他因素

包括創傷、妊娠、感染性動脈炎等,也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引發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剝離有什麼典型症狀?何時該就醫?

黃軒提醒,年輕人主動脈剝離的症狀,可能與其他疾病相似,容易被誤診。常出現的典型症狀包括:

- 劇烈且突發的胸痛或背痛,常被描述為「撕裂感」

- 血壓異常(可能過高或過低)

- 器官缺血相關症狀,如腦中風、腸道缺血或下肢麻痺

若出現以下情況,更應立即就醫:

-突然出現劇烈且無法緩解的撕裂胸痛或背痛

-胸痛伴隨冒冷汗、呼吸困難或昏倒

-左右血壓異常,尤其是左右手血壓差異明顯。(血壓差 ≥ 20 mmHg(收縮壓,SBP))

黃軒提醒,由於年輕患者通常缺乏高危險因子,若遇到不明原因的胸痛或背痛時,更需提高警覺。

如何預防主動脈剝離?

黃軒表示,年輕人預防主動脈剝離的關鍵在於控制危險因子和定期健康檢查,包括控制血壓等,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像是避免吸菸、濫用藥物,並保持規律的運動和健康飲食。

最後,黃軒提醒,主動脈剝離的死亡率極高,尤其在發病後的48小時內,每小時死亡率增加約1%。因此,及早辨識症狀並就醫是挽救生命的關鍵。

本文授權改寫自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專頁。(相關報導:20歲運動健將竟然也會心肌梗塞!醫生警告:這個指數亮紅燈,恐釀奪命危機更多文章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