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古人為何這樣做?
《南州異物誌》等文獻提到了古代廣西烏滸人的「獵頭」習俗,他們雖不乘舟,但往往會在春月外出斬獲外人首級,用首級祭祀「田神」,回家進行保佑農業興旺的巫術,在獵頭成功後還伴隨「擊銅鼓歌舞飲酒」的慶祝活動。
「獵頭」是古代世界各地民族都普遍存在的習俗,從西歐的凱爾特人(Celts)到南太平洋的毛利人(Māori)都有記載。根據對當代獵頭者的研究顯示,「斬獲一個死者的頭顱,就控制了他的靈魂」的觀念曾經廣泛流行,斬獲越多死者,就有更多的「靈魂大軍」為之驅役,這樣眾多僕從可以提供豐厚的農業收成。
天文學家陳久金認為,最初的端午節並不是農曆五月五日,而是夏至日(農曆五月十五左右)也就是一年中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的時候,這天也是百越人的新年。從這個角度來看端午競渡的性質,這個假說或許可以成立。在每年這一天,百越人就會集體搭乘龍舟出發,獵取新的人頭來肥沃新年的土地,誰能在龍舟賽中爭先奪得競標(找到一個來自江中的死者),便將預示下一年的豐收。
逐漸還原的端午傳說
有了這樣的思路,我們再看端午節的各項莫名的習俗,就有了答案。
端午節起源傳說除了和屈原有關的版本外,還和春秋的伍子胥、東漢的孝女曹娥有關,後兩者都是一般意義上「吳越」地方的居民。無論這些人是水神祭祀還是犧牲名臣、孝女,共通點都是「溺死於江中」,在這些故事中,「划龍舟」的目的都是為了拯救(或打撈)他們的屍體。
然而,在獵頭的習俗中,必定有犧牲的一方。既然獵頭者往往坐著形象為「龍」的戰船,那麼一切與龍為敵的方式,像是以蘭草、菖蒲等劍狀物象徵斬殺蛟龍,還是用雄黃等礦物毒殺蟲、蛇的方式相剋「龍和蛇(蛇又被稱作是小龍)」都會成為備受威脅的一方的厭勝之術,這也使端午節同時融合一些相剋觀念的習俗。
有關於端午節的其他習俗,好比「吃粽子」和「寒食」(後者是一個與春秋晉國人「介之推」故事有關,易於混淆於清明節的風俗),在「獵頭」文化中,也能得到圓滿的解釋。
據研究,獵頭活動為了避免誤傷同族,都會划著龍舟來到相當距離之外的異族地盤,因此,航行的過程中就需要攜帶方便的熟食,而「粽子」就是一種適合古人遠行的「速食」。從這個角度上說,粽子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旅行食品」。後人將粽子與拯救屈原聯繫起來,可能只是劇情中一廂情願罷了。
與時俱進過端午
從這些古代文獻和銅鼓紋飾中,逐漸還原端午習俗神秘的原始形態,至今看來可能會感到不適,但至少可以證明,這是中國文化非常底層、獨一無二的部分,也是其他國家無法搶注的文化遺產。
而今,端午節大都褪去了早期那種強烈的暴戾氣氛,留下來的是甘美的粽子、激昂拼搏的龍舟競賽,由此可見,對待傳統,大可不必守舊如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