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又津專文:我是新二代─福建榮民爸爸╳印尼華僑媽媽

2015-08-09 06:30

? 人氣

反而是大家說暑假要回鄉下,問我老家在哪裡的時候,我說是大陸跟印尼,五歲就搭過飛機,同學都覺得很酷。別人問我媽說你是哪裡人,她有時用客家人,有時用香港人回答,反正他們也聽不出來。廣義上這也是事實。如果別人問我,我也說是華僑。等我上了大學,才比較能夠看清,華僑代表的是嚮往中華文化、自由戀愛,跨國婚姻是冠以愛之名的勞動,移工的勞動有期限和實質報酬。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比較困擾的時候是家長會,我媽應該只去過一次,就是個去了不知道要幹嘛的場合,隔天還有同學問我,昨天來的是你阿嬤嗎。因為我媽三十歲才生我,相較其他同學的母親應該是比較老的,對我來說,父母年紀大這點比移民的身分還要困擾,不是可以隨便找個藉口混過去的。不過現在看起來,三十歲生小孩還算好的,我媽算走在時代的尖端吧。對於台灣的學校教育,我媽完全不懂,所以聯絡簿、成績單我都是自己蓋章的,很早就合法拿到了家裡的印章,而且家長會這種東西,對勞動階級來說很不友善,請假去聽自己沒興趣的東西,要我現在也不想去。而且我當時雖然看不起老師這職業,但成績和出缺席都沒有需要擔心的地方,老師去煩惱其他人就好啦。現在對老師這種職業比較諒解了,反正混口飯吃而已,也不用當做什麼人生志業啦。我遇過而且承認有老師這個格的,大概不超過五人,畢竟要孤身奮鬥和教育體制抗衡真的很難。像畢業典禮、升學考試,這種要請假的事,我也都是一個人去,反而看到別的父母前呼後擁,反而覺得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其實我對印尼的了解不比美國多多少,回去的時候腦袋空空的,反正由親戚決定帶去哪裡玩,有私家車和司機會載到定點,根本不知道自己人在哪裡,不過我還是說說我所知道的印尼吧。

我的外曾祖父從廣東梅縣搬到印尼加里曼丹,也就是婆羅洲,不過是一百多年前的事,那個時候應該是清帝國吧。我媽在加里曼丹的農村出生,上有一個哥哥,下有兩個妹妹,整個村裡不到五十人,家裡有一些地,每天上半天中文課,其餘時間幫忙農事及買賣。1965年印尼發生大屠殺時我媽大概十二歲,但她只知道某天突然被「土人」襲擊,許多華人流離失所,她們一家前往比較熱鬧的城鎮阿永安依親,寄宿在開金店的親戚家中。逃亡的路上是搭公共汽車,只帶了一些鍋子和衣服就逃走了,後來我外婆前幾年有回去過,但其他人過了半個世紀還是沒回去。關於逃亡的細節,我一直沒問出來,只知道一些片面的敘述。

後來,我媽這一家人到了雅加達,她哥先是做金店學徒,後來自己開設成衣廠,雇用十幾名印尼勞工。我家在印尼的親戚多半經營工廠、從事化學原料貿易,過著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住在三四層樓的洋房式建築,在自宅一樓或二樓陽台奉祀福德正神,出入都是開車並雇用印尼司機,來自印尼農村的女傭睡在極窄小的睡房、使用獨立的蹲式廁所。我看到的華人社區,門前有小花園和車庫,社區入口有印尼人擔任門房、警衛,社區的鐵柵欄高達兩三層樓。柵欄的另一邊,都是木板搭乘的平房建築,裡面的居民使用河水生活。我從華文教師義務役的朋友那邊知道,有的富豪把自己家蓋得像電影片廠,河的另一邊卻是貧民窟。印尼的貧富差距極大。當我和親戚出入百貨公司,為了預防恐怖攻擊,必須經過金屬探測器檢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