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有沒有鬼呢?這真是難以回答的問題,相信的人繪聲繪影,說得讓人目瞪口呆,不相信的人只要一句話,請你拿證據出來,大家就都沒戲唱。
不過本文不管這個事,反正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我不知道這世間有沒有鬼,但我確實知道華夏文明很早就相信有鬼,早在三千三百年以前就信了。證據就是甲骨文的鬼字。請看下圖:
上圖是來自不同甲骨文卜辭所析出的「鬼」字,根據紅筆所畫出的範圍,鬼的字形可以分成三組,稍後我們會加以解釋。現在先從學者對此字的解釋開始。
這個字在早在甲骨文研究初期,羅振玉(羅是比王國維更早一輩的大學者)就已經辨認出來,可說是極少數大家都同意的釋字。不過字形有共識,解讀卻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局面,字形上半的「田」形,有人說是「囟」,釋為「會人死魂氣由囟門上出之意」(何琳儀《戰典》)。
另外有學者則認為上半的「田」形應該解為面具,是頭戴面具做法的巫師造型。只不過這個巫師扮演的屬於負面的神靈。因為甲骨文卜辭中出現的「鬼」字,絕大部分都是負面用字。
多數學者則同意許慎所言:「鬼……從人,象鬼頭。」(甲骨文學者要同意許慎,那真是非常少見的時刻啊。)
總之,甲骨文這個鬼呢,鬼頭鬼腦,陰森森、醜惡惡,讓人看了就害怕。我們文章開頭主圖不是畫分成三組字形嗎?第一組的四個字都是用在「鬼方」的卜辭裡,而鬼方是商高宗,也就是武丁時代的大敵人。也許這個部族上陣廝殺喜歡在臉上戴上兇惡面具,恐嚇敵人,所以商人把他們叫做鬼方。
第二組紅線圈起的鬼字,畫的是人頂著面具跪坐的造型。跪坐的人這個組字部件(通常隸定為卩,音節),在甲骨文的造字規則裡通常跟祭祀、飲宴有關,例如祝禱的「祝」就是一個跪坐的人,頭上畫著一張對天祈禱的大口。
在卜辭的用例裡,除了鬼方,還有某個人名叫「鬼」之外,鬼通常用在做惡夢的辭例:
亞多鬼
亞多鬼夢亡疾
多鬼夢
多鬼夢不至禍
途若茲鬼
前四例多半是占夢卜吉凶,我夢到一堆鬼,會不會有災禍啊?第五例則是說這一路順暢不順暢,鬼在這裡當形容詞用,形容路途通暢與否。
第三組鬼字還加上了「示」字邊,這就跟祭祀直接相關了,像祝字,除了單獨的「兄」字表祝之外,也會加上示字邊,表示跟祭祀有關。
所以鬼這個字,在商朝是個祭祀上的角色,由人戴上醜惡的面具來嚇人,從這個原始意義才引伸出夢中惡鬼,以及現實上把鬼拿來形容負面事物的衍生義。
跟鬼字相關的字如「醜」,這顯然就是直接拿那個醜惡面具的特徵來當成新字的字義了。還有一個是「畏」,畏的甲骨文畫的是,一隻鬼,手拿棒子揮舞,顯然取意就是要人害怕。
說文解字說:「鬼,人所歸為鬼。」這應該是後世儒家學者為了扭轉怪力亂神的民間信仰,賦予鬼神一點人文色彩而做的解釋,不過從今天我們對鬼月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情況看,這個扭轉應該是完全不成功的了。我們仍然像三千年前的商朝人一樣,是個怕鬼的社會啊。
*作者為專欄作家。(鼓勵老貓陳穎青的甲骨文研究,請給老貓的漢字偵查課一個讚)